張家界日報·掌上張家界訊(全媒體記者 滕子偉 通訊員 熊玉芬)「有了家庭農場貸款的支持,我打造特色餐廳的計劃可以實作了。」有了桑植農商銀行家庭農場專項貸款的支持,桑植縣思家家庭農場老板李仕勝對未來更有信心了。
2016年,退伍軍人李仕勝從浙江回到家鄉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楓坪村創業。因為自己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這一次他下定決心回鄉,帶著在學習到的鄉村旅遊、特色農業和產業融合的知識和技術建設農村。剛回村的李仕勝,一口氣租下了50多畝地,搭建了6畝草莓采摘基地,由於前期經驗不足,資金一次性投入過多,導致流動資金短缺。得知該情況後,桑植農商銀行客戶經理主動上門,提供5萬元的小額信用貸款,及時化解了家庭農場起步難問題。漸漸地,農場占地規模從50畝提升至154畝,年產值也達到了200萬元。據悉,從2016年創辦之初,思家家庭農場與周邊144戶426位村民建立幫扶關系,其中脫貧戶近80人,是當地的致富帶頭人。
近期,在得知李仕勝在特色農產品餐飲時再次遇到資金難題時,因為「空中草莓」還未上市,資金無法及時回籠,眼看要失去商機,洪家關支行客戶經理再次送來「及時雨」,向他提供了家庭農場貸款,幫助其解決了資金難題。
近年來,桑植農商銀行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多措並舉支持家庭農場、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型特色產業發展,及時滿足其融資需求。一是建立家庭農場等特色經濟主體資訊檔案,結合普惠金融工作,深入開展走訪活動,為轄區內農村家庭建立「陽光貸」資訊檔案,從而更真實、準確、全面掌握其基本要素、生產經營情況、信貸資金需求情況、結算需求情況等,讓信貸需求更清晰。二是面對家庭農場缺少抵押物的情況,聯和農業信貸擔保公司,重點推介「農擔貸」信貸產品,對家庭農場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為企業營運保駕護航,讓獲貸方式更多樣。三是讓家庭農場提供和推廣新型結算方式,包括銀行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福祥E支付等,多渠道為家庭農場提供便捷的支付結算服務,讓金融政策更實在。四是結合資金周轉特點,靈活設定貸款期限,創新服務模式,最佳化業務流程,大力拓展產業鏈融資,支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家庭農場」等模式,以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獲取能力,讓融資方式更便捷。
<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
【來源:張家界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