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梁區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把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作為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做大做強優勢產業的重要措施來抓,紮實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銅梁區成功建立全國農產品品質安全區,全區有效期內綠色食品269個,市級以上評選和認定的特色農業品牌個數累計65個,位居全市前列。
穩定三大保供產業 培育壯大六大特色產業
銅梁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障品牌農業工作推進,我區強化了組織保障、制度建設和政策扶持,狠抓農業產業,夯實發展基礎,科學規劃產業發展。編制了【銅梁區十四五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構建完善「3+6」農業產業發展體系。

穩定糧油、生豬、蔬菜三大保供產業,落實了「米袋子」責任,糧食、油料播種面積常年分別穩定在82.5萬畝、10萬畝以上,產量分別穩定在35萬噸、1.5萬噸以上。落實「菜籃子」責任,建成20萬畝標準化蔬菜基地、5個萬畝蔬菜基地片、全市最大工廠化芽苗菜基地,全區蔬菜播種面積36.11萬畝,產量77.32萬噸。建成全市首家7層樓智慧化養豬工廠,生豬出欄47.1萬頭。


近年來,我區培育壯大了蓮藕、優質水果、肉雞肉兔、生態水產、花卉苗木、中藥材六大特色產業。2021年,全區種植蓮藕2.8萬畝,產量4.2萬噸;出欄家禽1809萬羽、肉兔156萬只;發展專業化水產養殖6萬畝,水產品產量位於全市第五;發展蜜柚、梨、柑橘、李子等特色水果11.51萬畝,產量10.93萬噸;開發中藥材、花椒茶葉等其他經濟作物4.6萬畝。
健全經營體系 壯大品牌主體
近段時間,正是火龍果成熟的時節,在銅梁區慶隆鎮同康村,這裏有著全區面積最大的紅心火龍果基地,也是我區認定的多個「家庭農場」之一,種植的大約60畝火龍果能夠為業主帶來100多萬元的年產值。

眼下,一株株火龍果樹已經開始掛果,紅彤彤的火龍果在陽光的照耀下長勢喜人。今年54 歲的業主鄭伯有是土生土長的同康村人,種植火龍果已有13年,這小小的紅果子不僅給他帶去了收益,還給當地村民創造了就業崗位,成為了村裏的主導產業之一。他的火龍果基地還獲得了家庭農場補助3.5萬元,對於下一步發展壯大火龍果產業,鄭伯有充滿了信心。
在銅梁,像鄭伯有這樣獲得扶持的「農場主」還不少。據了解,我區加大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培育力度,做大做強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具體舉措包括實施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培育計劃,持續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等,透過這些政策幫扶手段,逐步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新動能,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截止2021年底,全區共培育區級龍頭企業146家、市級龍頭企業3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726家(國家級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社27家),認定家庭農場、專業大戶1007個。
2021年,全區各級財政還不斷加大投入,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建立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扶持村集體計畫68個。截止目前,全區累計發展集體經濟計畫500余個,帶動3.3萬戶群眾參與集體經濟發展,實作全區村社集體經濟經營收入8080余萬元。
據介紹,銅梁區還圍繞「基層組織搭台、工商資本進村、市場需求定產、公司治理賦能、集體村民共富」工作思路,在少雲鎮、圍龍鎮、侶俸鎮開展了「巴嶽農莊」建設試點,進一步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模式,破解鄉村產業發展難題,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特色農業品牌培育 提高農業效益
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抓好產品品質是重中之重。據介紹,銅梁區強化了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紮實開展食用農產品品質風險監測,試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強化產地和流通領域監督抽檢和快檢,每年開展食用農產品風險檢測(監督抽查)達2400批次以上,快檢19000個以上,合格率保持在97.4%以上,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試行率達100%。
在強化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培育方面,銅梁區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商務、文化旅遊、氣象等部門共同發力,各類品牌建設有序推進,綠色食品認證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依托「巴嶽農莊」建設,策劃打造「龍鄉水土生」農業區域公用品牌。

截至目前,全區各系統評選和認定的有效期內的農業品牌個數累計達65個,有效期內綠色食品269個。其中:農產品地理標誌2個、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5個,重慶名牌農產品19個、地理標誌商標7個、重慶優質氣候農產品1個、重慶好糧油產品5個。培育了「銅梁烏魚」「銅梁龍米」「涪江花椒」「銅梁龍柚」等地方特色區域公用品牌。 「同時,我們也十分重視農業企業商標品牌培育工作,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據介紹,近兩年,全區申請涉農商標申請807件,新註冊涉農商標634件,2021年底有效涉農商標達1915件。新增「銅梁龍柚」「銅梁麻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件,2021年底全區涉農地理標誌證明商標7件。湧現出了「綠油坡」「尚豐禦臣」「天天鮮」等一大批企業品牌。

另外,我區還將解決品牌農產品銷售難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之一,積極推動品牌電商發展,以入選「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首批試點區為契機,改造提升農村寄遞物流基礎設施,完善區、鎮、村三級電商服務體系,為277個涉農村(社群)建立「益農資訊社」「愛在龍鄉」線上線下店鋪。依托淘寶、拼多多等知名電商平台和巴味渝珍、易田電商、龍鄉好禮等渠道,實作供需快速匹配,產銷高效銜接。2021年全區農產品電商銷售總額達4.6億元。
銅梁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我區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品牌多,精品少,部份品牌規模小或產量少,降低了品牌農業的技術含量和市場占有率,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品牌農業的發展。接下來,銅梁將圍繞三大保供產業和六大特色產業,持續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健全農業經營體系,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強農業品牌建設,以提質增效為目標,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品牌建設為抓手,強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記者 謝鳳 編輯 曾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