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農植

「盤活資產型」石門縣新鋪鎮嶽家棚村:打好「三張牌」,集體資產「活」起來

2022-08-04農植

嶽家棚村位於石門縣新鋪鎮西北部,距石門縣城23公裏,總面積9.5平方公裏,轄27個村民小組352戶1167名村民,土地多為海拔700公尺左右的石漠化山地,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不高。透過清資產、找優勢、引外力,逐漸探索出打好「土地、資產、資金」三張牌的發展模式。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新鋪鎮嶽家棚村養雞場

探索土地營運,打好集體土地「利用牌」。充分依托當地地理位置好、生態環境佳、土地完整度高等優勢,結合部份村民「公司和農戶點對點散養」模式的成功經驗,主動對接龍頭企業達成合作,聯合湘佳牧業於2016年建設了石門縣第一個村集體建標準化土雞養殖基地,流轉土地15畝,投產年出欄土雞40萬羽的現代化迴圈農業養殖基地,實作每年集體經濟收入15.3萬元。針對山地多、石漠化、利用低的難點,積極引進湖南省無患子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定流轉山地2000余畝,栽植無患子苗3萬多株,不僅有效治理了土地石漠化,每年還可實作集體經濟收入3.2萬元。

新鋪鎮嶽家棚村無患子基地

探索資產承包,打好集體資產「經營牌」。經過村級資產清點後,嶽家棚村充分利用對資金、資產、資源的登記和管理,共清點耕地2051畝、園地750畝、林地6300畝、養殖水面46畝,發現因長期無人維護和使用,部份閑置集體資產不僅沒有發揮效用,造成了資產浪費。經過集體決策,將村集體所屬的老村部、老年活動中心和堰塘等閑置資產進行承租流轉,把集體資產盤活,增加收入來源。

新鋪鎮嶽家棚村養豬場

探索幫扶創新,打好扶持資金「運用牌」。從單一財政幫扶到透過對接產業扶持資金、企業資本、銀行貸款多形式資金,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形成合力。湘佳牧業土雞養殖計畫由湘佳牧業、村集體、村民三方共建,並使用縣級扶貧專項配套資金190萬元,27個農戶每戶申請扶貧貼息貸款5萬元,均用於基地建設,湘佳牧業提供養殖中物料成本約200萬元。黑豬養殖計畫聯合7戶社員貸款35萬元,出租閑置土地100畝,養殖黑豬100頭,租金每年為集體經濟增收2.4萬元。創新解決了產業開發中資金短缺難題,透過資金賦能實作農民增收、合作社盈利、村級集體壯大、產業效益最大化。

案例點評:嶽家棚村取長板補短板,村黨支部積極整合資源,開展與湘佳牧業、湖南無患子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等產業龍頭企業合作,統籌社會資本、產業配套資金和銀行貸款的資金,引導經濟合作社多渠道盤活資金、資產、資源,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使得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融相生,增強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實作了村集體的良性迴圈發展。

來源:石門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石門縣委組織部

編輯:張黎明

本文為石門新聞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shimen.rednet.cn/content/2022/08/03/11592273.html

【來源:石門縣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