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法律

螳螂比蝗蟲還兇猛,為何蝗蟲能成災,螳螂卻不會?

2024-10-31法律

在田間地頭,螳螂和蝗蟲都是常見的昆蟲,但它們的命運卻大相徑庭。

螳螂就像身著綠衣的「劍客」,以其 兇猛 的捕獵技巧,令許多昆蟲聞風喪膽。

因螳螂有很高的打鬥技巧,所以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 螳螂拳 ,能與虎鶴豹拳相提並論,這便是對螳螂 兇猛 的一種認可。

而蝗蟲就不一樣,在書中或者影視劇中,根本找不到關於蝗蟲的拳腳功夫,甚至有些蝗蟲經常成為人們的美食。

而蝗蟲自己也是一群「 吃貨 」,每天啃食田裏的禾苗,一旦數量爆發,便能形成遮天蔽日的 蝗災

那麽,同樣是昆蟲, 為何蝗蟲能成災,而螳螂卻不會呢

首先,咱們得從這兩種昆蟲的習性說起。螳螂是 肉食性昆蟲 ,它的食譜廣泛,幾乎涵蓋了所有小型昆蟲,連一些大型昆蟲也不放過。

螳螂不僅捕食技巧高超,動作敏捷,而且 生性殘暴 ,連 同類 也不放過。這種殘暴的習性在食物短缺時更為明顯,小螳螂甚至可能成為大螳螂的盤中餐。

更有趣的是,在交配季節,當雄性螳螂與雌性螳螂完成交配後,雌性螳螂為了生存和繁殖後代,甚至會吃掉雄性螳螂,以確保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營養,這就是典型的「 同類相食 」。

這樣的習性,雖然保證了螳螂在生態系中的捕食者地位,也能讓它們的後代得以繁殖,但專家們認為,這種「 同類相食 」的行為也 限制 了它們的族群數量。

相比之下,蝗蟲就顯得溫和多了。它們主要以植物為食,食性廣泛,幾乎不挑食。

在夏秋季節,人們種植稻谷玉米,蝗蟲們就有更多的食物來源,往往 蝗蟲泛濫成災 就是這兩個季節。

在以前,人們的科技不成熟,面對蝗災的到來,往往束手無策,親眼看著自己的稻谷玉米被蝗蟲糟蹋殆盡。

相信在農村的朋友,在會看到蝗災的場景,一踏入田間,蝗蟲們就瘋狂跳起來,面對這樣的蝗災,人們想了很多辦法。

通常,人們在收完稻谷後,會結對去田裏抓蝗蟲,或者放雞鴨進去,讓雞鴨吃掉蝗蟲,可這並不能將蝗蟲完全消滅,來年還是一樣泛濫成災。

而蝗蟲能泛濫成災可不止這一個原因,蝗蟲喜歡 群居 ,一旦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它們就能集結在一起大量繁殖。

可螳螂與蝗蟲不同,螳螂往往 單獨行動 ,就算遇到合適的生長環境,它們也就難以大量繁殖。

此外,蝗蟲的 飛翔能力 也是它們能夠成災的重要原因。

蝗蟲的飛行能力比螳螂強多了,記得在2020年左右,網上有媒體報道,有一群蝗蟲從非洲穿越幾千公裏路程來到印度。

它們會邊吃邊遷徙,邊遷徙邊生,仿佛一群永不停歇的吃貨,這種 飛行能力 讓蝗蟲的繁殖範圍更廣,直接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而螳螂則不同,它們雖然也有遷徙的能力,但受限於自身的能力,遷徙的規模和頻率都遠低於蝗蟲。

再者,螳螂作為捕食者,其數量受到 獵物族群數量 的制約。

當蝗蟲大量遷徙後,螳螂因食物短缺,其數量也會相應下降,這就是螳螂 同類相食 的原因之一。

而蝗蟲作為植食性昆蟲,其數量則更多地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一旦環境條件適宜,蝗蟲的數量就會迅速增長,形成蝗災。

對此,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