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法律

這些居民抓走城市中的海鳥,把它們丟下懸崖,卻覺得自己在做好事?

2024-10-31法律

北極海如麗生活在冰島,這種可愛的小鳥身型矮矮胖胖的,翅膀也很短。在繁殖季節,它們的喙會變成鮮艷的橙色,臉上是白色,頭頂又是黑色,所以也被稱為「海中小醜」。

圖源:wiki

海如麗以抓魚為生,一般來說,只有到3月份,它們才會開始上岸,在海岸邊的懸崖或石頭縫裏築巢,繁殖。海如麗也是嚴格一夫一妻制的動物,雌鳥每次只能生一顆蛋,雌雄鳥一起在海岸邊築巢並孵化它,小鳥出生後,便會飛到海上生活,有時甚至會獨自飛越寬闊的北大西洋。直到長大後再回「老家」繁殖。

海如麗飛向大海。|wiki

冰島赫馬島是一座約有4000名居民的小島,每年他們都有一項任務,就是遍尋城市中的海如麗。

海如麗巡邏大隊的年齡跨度很大,從9歲的小孩到80多歲的老人,86歲的居民Svavar Steingrímsson說,自己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抓」海如麗了。被捕獲後,這些海如麗會先被人們記錄並稱重,然後人們會帶著海鳥來到懸崖,將它們扔下去。

冰島赫馬島上,4000多名居民生活在這裏。|wiki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其實當地居民這樣做是一種重要的拯救海如麗的行為。

小海如麗出生後,會在夜間從洞穴爬出,然後靠著月光的引導飛往茫茫大海中的目的地。而如今,周圍城鎮裏的燈光越來越亮,讓這些小海如麗迷了路。一些幼鳥會將內陸的燈光誤以為是月光,飛錯了方向,飛到馬路上、停車場……

這對於小海如麗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在飛往大海的過程中,雖然海如麗的翅膀短短的,但它們可以乘風飛行。然而在城鎮的平地和大街上,它們的翅膀還太弱小,飛不起來,因此很容易發生車禍、被捕食或是餓死。

在城鎮裏,人們很有可能在各個角落發現這些小小的海如麗。|參考資料2

海如麗每個繁殖季只產一枚蛋,若生存受阻,整個族群的數量都有可能受到嚴重威脅,因此,當地的居民才組成了「海如麗巡邏隊」。

在每年的8、9月份,居民們往往全家出動,從晚上9點到淩晨3點,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角落打著手電筒搜尋雛鳥的身影。它們有可能出現在車底、垃圾堆、港口的機器附近,以及各種小角落。當地的居民稱,他們有時候一晚上就能找到10多只小鳥,全城人甚至警察都會參與此項活動。

這是一項全城鎮居民幾乎都會參加的巡邏大行動。|參考資料2

到了第二天,一些小海如麗會被送到「海鸚巡邏隊總部」,接受研究人員的稱重和測量,若小鳥還沒有長大到可以放生的程度,就會先在這裏接受餵養。而這樣做則是因為海水變暖,影響海如麗在海裏的獵物——沙鰻的新陳代謝,海如麗父母難以獲得足夠的食物,此時,繁殖周期會被推遲,而許多雛鳥很有可能會被餓死。

第三天,就到了要把小海如麗扔下懸崖的時候。一般來說,直接把小鳥放在懸崖邊也是一種方法,不過,人們也可以直接把它們拋向空中,這對於小鳥來說並不威脅,它們剛好可以乘著風飛向天空。

把小鳥扔下懸崖,小鳥剛好可以乘風飛起來。|參考資料2

每一年人們都可以救出數百只海如麗,小鎮居民的傳統還在代代相傳。不過,一些難題可能單靠小鎮居民還無法解決,比如氣候變遷導致的海洋變暖,已經導致海洋中的許多生物的生命周期被影響,比如洋流的變化、魚類的新陳代謝、浮遊植物的生存、礦物質的含量……而這些也影響了海鳥的生存。

2022年,這種可愛的小鳥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數量已經開始急劇下降了。

就算有人們的幫助,但海如麗的數量還是在下降|inspiredbyiceland

近些年,海洋的重要性被不斷強調,因為不管是海洋動物,就連陸地動物都會受到海洋的影響。而我們如今甚至都不知道神秘的海洋的全貌……海洋裏有著魚類和爬行動物、無脊椎動物和哺乳動物,是如何組成復雜的生態系的?而如今,海洋面臨著氣候變遷、塑膠汙染等嚴重的問題,我們又該如何保護海洋?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atlantic.com/photo/2024/08/puffling-rescue-iceland/679541/

[2]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cience-nature/icelandic-town-goes-all-out-save-baby-puffins-180981518/

[3]https://www.inspiredbyiceland.com/life/puffling-season-iceland

轉自:把科學帶回家

來源: 蝌蚪五線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