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是普通人對分類不熟悉造成的
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出提問者對分類學只有常識性的知道界門綱目科屬種的觀念。
這是由於專業的分類學已經離普通人太遙遠了,甚至隔行如隔山,比如說搞某個植物類群分類的都很難搞清楚搞另外一個類群下面的詳細分類情況。
比如說:題主舉的例子拿如麗和貓狗比
如麗是指鸚形目所有鳥類,
而家貓指的是食肉目,貓形亞目,貓總科,貓科,貓屬的歐洲野貓(Felis silvestris)下的一個作為亞種處理的馴化種,名為家貓(Felis silvestris catus),有時候處理為一個獨立種F. catus
家犬指的是食肉目,犬形亞目,犬亞科犬族犬屬的灰狼(Canis lupus)的一個當作亞種處理的馴化種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
所以如麗沒法和貓狗比較,你得拿整個食肉目豺狼虎豹熊羆都算進來和整個鸚形目比才行。
或者拿貓狗和鸚形目馴化的虎皮如麗這種單個馴化種比。
像虎皮如麗下也有很多馴化品系,都是以品種名而命名。

虎皮如麗的品種。
馴化動物分類中似乎並沒有像植物園藝分類一樣依托學名的品種登入系統。所以一般品種就是直呼其品種名,不提學名了。
一般我看到一只狗直接說拉布拉多還是哈士奇還是金毛就行了,沒人會以為哈士奇是貓。
但如果是一種植物的園藝變種,我必須要把整個學名列出來,甚至中文都不靠譜,因為品種太多,重名太多對不上號。
比如說當年有個叫亨利·菲德烈·康拉德·桑德的蘭花大佬,所以一大堆蘭花原種,雜交種,園藝品種都拿他命名

至於為什麽所有的鸚形目都叫如麗,而你卻不管狗叫長嘴貓或者管貓叫短嘴狗。
俺尋思這主要還是因為熟悉的東西就會被細分,貓狗人日常接觸更多。就像我看那些長得好看的明星都長一個樣認不出來誰是誰一個道理。
甚至分類學裏也一樣,在蘭花裏,蝴蝶蘭屬這種觀賞大屬中很多長得很像,不仔細看分不出來的種,但是像一些冷門屬很容易一不小心「臥槽,這兩個原來不一樣,是兩個種啊」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漢字的表述模式和分類學拉丁語系統的差異太大(這個被日本人帶的,所以不是中國轉譯的鍋),所以普通人很難對應。
比如說種:species,亞種:subspecies這種比較好理解,但是varietas轉譯成變種,cultivar轉譯成栽培種大家就容易搞不清了。
尤其是漢語裏有「品種」這一個詞,這個詞說它不是一個正經分類學術語吧,術語詞典裏對其有定義:「【遺傳學名詞】第二版對「品種」的釋義:variety,breed(動物),cultivar(植物)在一定的生態和經濟條件下,經自然或人工選擇形成的動、植物群體。」,你說它是個正經分類學術語吧,它指代又不明確。
別問,問就是歷史遺留問題。
所以我從來不喜歡用「品種」這個詞,說cultivar和forma,varietas時盡量都用英文或拉丁語,因為中文表述實在不清。
而且我見過太多搞植物學科研的人都搞不清楚cultivar和forma,varietas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