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下午,南部戰區陸軍雲南踩地雷大隊四隊在雲南省麻栗坡縣某雷場進行踩地雷作業,作業組長杜富國帶戰士艾巖在一個爆炸物密集的陣地雷場搜排時,發現一個少部份露於地表的彈體,初步判斷是一顆彈量大、危險性高的加重手榴彈,且下面可能埋著一個雷窩。杜富國馬上向分隊長報告。接到「查明有無詭計設定」的指令後,他命令艾巖:「你退後,讓我來!」艾巖後退了幾步。正當杜富國按照作業規程,小心翼翼清除彈體周圍的浮土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彈體發生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艾巖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沖擊波,把杜富國的防護服炸成了棉花狀,也把他炸成了一個血人,杜富國因此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正是由於杜富國這舍生忘死的剎那一擋,兩三米之外的艾巖僅受了皮外傷。
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杜富國重復著每天的排雷工作,卻不曾想突遇爆炸,在這危急時刻,他用身體換來了戰友的平安,自己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勇敢與擔當,溫暖和感動著世界。當他聽到中越邊境踩地雷雲南段最後一塊深排雷場被徹底搜排完畢並移交給邊境百姓這一訊息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他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邊境踩地雷人」的責任擔當,更是中國軍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作為中國軍人,杜富國沖到了最前線,力爭上遊的信念是他對自己的交代,不畏風雨的完成排雷任務是他對邊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為,如果沒有像杜富國同誌一樣敢為人先的弄潮兒,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怎樣得到保障?敢於擔當,做迎接挑戰的勇敢者。危急時刻的一句「你退後,讓我來」,短短六字,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年輕的杜富國在危險面前的大無畏精神,無不使人動容,深深折服。「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杜富國同誌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贊歌,悠揚又響徹雲霄。他不懼挑戰、敢於擔當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
心系百姓,做幹事創業的有心人。杜富國心系飽受「雷」害的邊境百姓,立誌為人民掃除最後一片雷場;我們基層幹部應該心系基層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決百姓困難。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是使命,是責任,是交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時時做到為民著想,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與期待。如今,人們去蘭考看到焦桐懷念焦裕祿,望見大亮山郁的林場想念楊善洲,看到政和妍妍向榮的新區建設,自然想到廖俊波。這些優秀的共產黨人,把群眾利益看得比天大,為民披荊斬棘,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時代豐碑,留給後人瞻仰、學習。
來源/作者: 華愛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