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國宣布一架可回收的試驗航天器完成測試任務,脫軌後順利返陸。官方公開報道內容較為簡略,也極少有影像,保密工作貫穿任務始終。
中國發射可回收實驗航天器,就是為了更好地探索太空和宇宙的奧秘。外媒的某些觀點認為,中國這架航天器可能是美國X-37B空天飛行的翻版。
可是,到了某些美國媒體的眼中,中國2020年9月上旬進行的那次可回收的航天器實驗,就變成了「可環繞地球進行核打擊的高超音速轟炸機」。

在美國媒體看來,中國現在已經實作了美國當年提出的「1小時內打擊全球」的目標。前不久,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發射的那枚「飛天一號」火箭,在國際首次驗證了火箭沖壓組合迴圈發動機在亞燃、超燃的多模態平穩過渡和寬域綜合能力。
這確實是個真實的飛行驗證案例,就被美國媒體認為不久將成為中國的空天戰機,已經能夠實作至少20馬赫以上的太空飛行能力,接下來只要考慮如何提高載重,能攜帶核彈即可。
以至於在全球軍迷中都極具知名度的「1945」軍事網站,都煞有其事地刊登文章認為,中國打算建造一艘1公裏長的太空戰艦,這般極度誇張的說法。

或許美國人的靈感來自第13屆珠海的航展上,有一個機體長度242公尺,翼展長度682公尺,載重量為4.7萬噸,最大飛行高度達到4萬米,名字為「鸞鳥二號」的空天母艦模型。
說穿了,「鸞鳥二號」只是一個模型而已,是作為一種概念設計出來的。至少現階段,中國航空航天人是沒有辦法將概念變成所謂「空天母艦」。
從軍事裝備的現實來看,1公裏長的太空戰艦,這種裝備實在是太科幻了。只有300余米長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都高達10萬余噸,只要驅動力足夠,是能在海上正常航行的。

1公裏長的太空戰艦,體量將是航空母艦的至少數倍,重量即便只有核子動力航母的一半5萬噸,你如何讓5萬噸的太空戰艦飛上天空。即便將5萬噸的太空戰艦飛上太空,你如何讓其飛出大氣層,再飛到太空中去翺翔,這可能嗎?這已經超出了擁有正常思維能力的人的想象力。
所謂「太空戰艦」,只能出現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中。也只有好萊塢的電腦特技人員,才能搗鼓出讓人目瞪口呆的所謂「太空戰艦」,讓全球的影迷大開眼界。

不得不佩服美國人的想象力,由於其建國歷史實在是太過於短暫,滿打滿算不超過二百五,沒有什麽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可以用來炫耀,所以地處北美大陸的美國人有冒險的性格,喜歡將目光投向遙遠的未來。
稍有軍事常識的軍迷,都知道全球三大軍事強國,航空制造業最為發達的美俄中,都還未搞出在第五代隱形戰機基礎上研制的第六代戰機。
據此判斷網傳中國打算建造1公裏長的太空戰艦,純屬電洞來風,腳趾頭都想得到這個訊息不靠譜,是別有用心的老美炮製的虛假訊息。

從現實來看,所謂「太空戰艦」,所需的成本是高昂的,就像美國主導打造的國際太空站,只有73公尺長、109公尺寬的大小,其建造成本就在1000億美元之上,所需花費的資金更是一筆天文數位。
太空戰艦,是一項前所未有的空中作戰武器,也等於一個大型的空中軍地基地。在太空中飛行時,噸位至少在10萬噸以上,堪稱是空中的龐然大物,以美國航空航天技術,也是難以搞出來的。
一旦太空戰艦打造成功,將擁有1小時飛到全球的任何地方的能力,打擊想打擊的地面目標,而現役的防空飛彈和動能攔截彈,是打不到在距離地表40000公尺以上高度的目標的,這讓太空戰艦成為無敵般的存在。

以中國現階段的能力,核子動力航空母艦都沒有研制出來,未能在大海上縱橫馳騁,畢竟沒有無限航行的航母。中國要建造翺翔太空的「星艦」,為時過早,為時過早,為時過早,重要是事情說三遍,強化網友的記憶。
以人類現有的航空航天科研和制造能力,許多網友在有生之年,恐怕都看不到「1945」軍事網站所說的中國建造的所謂「太空戰艦」了,除了在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中,人類才有可能目睹「太空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