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軍事

尋找最美校友|張曼君:「火鳳凰」騰飛在天安門廣場

2022-08-05軍事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雨欣

8月4日,八一建軍節剛剛過去,已經退休的張曼君說起從軍過往,仍然充滿激動和懷念。從大學國防生畢業晚會的主持人,到閱兵村裏的「背譜標兵」「最美播音員」,張曼君懷著對國家的熱愛,一路前行。

記者聯系上張曼君時,她說:「我的資歷還不足以成為‘最美校友’。」若只論年齡,這位1998年出生的女孩才剛剛大學畢業。但論經歷,她稱得上「身經百戰」。在入伍兩年期間先後參加各項迎接外軍元首存取外事司禮任務共計一百余次,2019年更是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擔任小軍鼓聲部演奏員。

張曼君是山東濰坊人,2016年被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錄取。軍訓時,她因為佇列動作標準被評為「訓練標兵」,於是萌生了參軍的想法。2016年6月,學校為國防生畢業晚會選拔主持人,張曼君經過層層選拔最終入選,也讓她心中參軍入伍的種子生根發芽。

張曼君說,她那時很喜歡看【火鳳凰】和【麻辣女兵】,覺得「穿軍裝是一件很酷的事情」。2017年暑假,她在網上報名入伍,初檢時才跟家裏說,好在父母都很支持。

作為一個藝術生,張曼君剛進軍營時很不適應。她自認是一個比較能適應環境的人,但面對每天高強度的訓練、打掃衛生和思鄉之情,她哭了好幾天。這時,是新兵連的班長向她伸出了手,引導她完成了身份的轉變。

「一開始我體能是最差的,我們那個時候體能訓練是三公裏跑,我總是跟不上大家的速度。」張曼君回憶,「班長就一直鼓勵我,拽著我的胳膊陪著我跑,還會抽自己的時間陪我單獨加練。在我想家的時候,她就領我到單獨的房間,怕我當著大夥兒的面哭丟面子。」

新兵連的班長不僅給了張曼君情感支持,而且還教育張曼君獨立,不要依賴別人,自己的路要自己走。這些話一直刻在張曼君心裏。而她與戰友們的情誼也延續至今,時常打電話交流近況。

從新兵連被分到軍樂隊,張曼君的心裏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因為自己本是藝術生,軍樂團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難過則是因為要和班長分開了。

在軍樂隊,張曼君開始學習她從未接觸過的小軍鼓,利用晚上和周末休息時間一遍遍地唱譜背譜,成為了同年兵中第一個參加任務的人。

201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選拔聯合軍樂團成員,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這個由1300名官兵組成的聯合軍樂團是整個閱兵過程中入場最早、退場最晚的方陣,全程站立在天安門廣場的國旗桿前,為閱兵提供4個小時的「背景音樂」。這個方陣也被稱為「在五線譜上踢正步的閱兵方陣」。

張曼君還記得當年1月得知被選中的訊息時心裏的激動。同年6月,張曼君跟隨單位進駐閱兵村進行封閉式訓練。在無數次聲部考核中,張曼君每次考核都在前十,甚至前五。她透過刻苦的訓練、優異的表現讓自己一直站在聯合軍樂團的前排中心區域。她的手上磨出了繭子,脖子和腿上常常曬傷,她卻說這是她「青春最好的銘印」,是閱兵給予她的「勛章」。

2019年10月1日是張曼君永遠也不會忘記的一天。當演奏完最後一首曲子,她的眼淚無法自控地流下來。在閱兵儀式中,軍樂團方陣一直站在天安門廣場正對面。閱兵結束時,遊群方陣裏的老人、小孩……來自不同地方、穿著不同衣服的人都慶祝起來。張曼君以軍人的身份看著這一切,強烈感受到了祖國的富強,心裏充盈著驕傲與幸福。

回學校之後,張曼君還住在2016級的宿舍,但平時去2018級上課。老同學說:「天吶!你終於回來了!好想你!」新同學說:「學姐,其實我第一節課就想和你坐一起了。但是你坐得好板正,我就沒好意思坐過去。」

部隊教會張曼君,認準了一件事就要做得很完美。在退休後,她也總是踐行這條人生準則。返校之前的暑假,她每天在家練習專業基本功。畢業之後,她以第一名的綜合成績「上岸」山東省考,成為濰坊市的一名公務員。

如今,張曼君每天騎小電驢上班,去街道辦事處服務基層。她想用這幾年的寶貴青春積累基層工作經驗,打好基礎。而未來,她還想再讀一個公共管理的在職研究生。

「也只是初步有這個想法,人生總要有奔頭嘛。」張曼君說。

(一審:譚雨欣;二審:胡宇芬;三審:楊又華)

<責編:余蓉>

<來源:湖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