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準確把握「兩個毫不動搖」方針
「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為我們在新時代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我們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方針一以貫之。黨的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方針;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寫入了新時代堅持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黨的二十大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度,強調了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
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有效地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才形成了國有企業頂天立地、民營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創造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發展紅利惠及14億人民。實踐證明,只有堅定不移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才能始終堅持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新時代新氣象,新局面新作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我們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深刻領會「兩個毫不動搖」的重要意義,尤其是正確認識、準確把握「兩個毫不動搖」之間的邏輯關系,並且在實踐中全面、完整、準確地予以貫徹落實。針對極少數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及其相互關系的模糊認識,甚至曲解誤讀,以及「國退民進論」「民營經濟離場論」等錯誤言論,必須厘清認識、正本清源,更好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振發展信心,形成發展合力。
「兩個毫不動搖」有機統一、一體兩面,要正確認識其內在統一性,絕不能對立起來、割裂開來。「兩個毫不動搖」統一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域,貫穿於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缺一不可。這是在理論和實踐的反復淬煉中得出的歷史性結論,也是全社會的共識。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就是要繼續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提升國企核心競爭力,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民營經濟始終是堅持和開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經濟基礎,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就是要求我們堅持促進「兩個健康」,健全產權保護制度和公平競爭機制,進一步最佳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是一個整體,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廢,既不能僅僅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毫不動搖」而忽略淡化另一個「毫不動搖」,也不能用一個「毫不動搖」去動搖另一個「毫不動搖」的地位,更不能將兩個「毫不動搖」對立起來看待。任何割裂「兩個毫不動搖」的認識和做法都是有害的,有可能嚴重打擊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此,對動搖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言行、對影響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言行,都要堅決予以反對。只有全面把握「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站位全域謀大局,才能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推動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
「兩個毫不動搖」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要正確認識其協同互補性,促進國企民企合作共贏、攜手共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生態系,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不是相互排斥、此消彼長的關系,而是相得益彰、合作共生的關系,國企民企分別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又是合作共贏的關系。「國退民進」和「國進民退」都是偽命題,「國民共進」才是硬道理。經過多年改革,國有企業總體上已同市場經濟相融合,在服務「國之大者」中發揮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最佳化布局結構,帶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發展,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成為踐行國家意誌、服務國家戰略、履行社會責任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社會開發中已經發揮著重要作用,民營企業走實業報國、主業立企的創新發展之路,不少企業已經成長為「專精特新」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持續為國民經濟發展註入澎湃動力。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發揮各自優勢,深化合作取長補短,形成了創新鏈合理分工、產業鏈優勢互補、價值鏈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尤其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透過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股權結構上互相融合,在產業鏈上互相支持,在創新和規範管理上互相借鑒,推進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相互促進、和諧共生,進一步激發了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因此,只有完整把握「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推進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協同共進、共生共融,才能建立起「國民共進」的良好生態,發揮中國現代化經濟體系獨有的綜合優勢,開創國企敢幹、民企敢闖的生動局面。
「兩個毫不動搖」目標一致、規則相同,要正確認識其目標指向性,進一步深化改革、依法治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方針的最終目的,就是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共同發展壯大。而發展壯大的共同制度基礎,則是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都要成為現代企業。國企、民企作為平等的市場主體,在相同的制度規則下依法合規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共同發展壯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品質圓滿收官,推動國有企業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革,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根本性加強,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機制得以建立。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繼續深化改革,公有制經濟重在「鞏固和發展」,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解決市場化機制問題,進一步做強做優做大、提升國際競爭力,非公有制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重在「鼓勵、支持和引導」,加大政策支持、最佳化制度安排,解決治理規範化問題,引導民營企業規範治理體系加快高品質發展。國有企業要將國企改革成果制度化,著力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打造現代新國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同時,民營企業也要深化改革,對照高品質發展要求,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透過改革最佳化產權結構、規範治理結構、防範化解風險,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要堅持依法治國治企原則,進一步細化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推動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形成長期穩定的發展預期,各類市場主體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促進資源配置實作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佳化,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合作與競爭。因此,只有準確把握"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同向發力,做強做優市場主體、做大市場蛋糕,中國經濟才能續寫新的發展奇跡,才能行穩致遠。
「兩個毫不動搖」方針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是中國經濟實作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基石。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中國基本經濟制度,正確認識、準確把握、認真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方針,充分發揮制度優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弘揚企業家精神,團結奮發、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創新發展,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合力促進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攜手應對共同挑戰,向著實作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