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1/8025690938d776c92b62cd182a867060.webp)
過去3年指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要好於主動權益類基金,而後者業績分化更為明顯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 李翠枝
萬物皆變,唯變不變。
尤其是充斥著不確定因素的資本市場,無時無刻不在變化。如何在變化中緊跟節奏、把準主旋律,考驗著市場上的每一位參與者。
9月下旬,A股各大股指紛紛上攻,猶如一針興奮劑刺激著投資者的神經。而在那之前,市場已頹靡多時。在截至9月30日的3年間,A股剛好經歷過一個較長時間的下行周期,上證指數累計下跌6.49%,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累計下跌26.41%、32.96%。
在板塊輪動頻繁、指數長時間震蕩下行又急速上漲的大背景下,令人欣喜的是,依然有部份公募基金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但與此同時,更有不少基金陷入下跌「泥潭」。基金業績之間的差距,折射出背後投研團隊實力的參差。
近日,根據銀河證券、海通證券、Wind、基金季報等多方數據,標點財經研究院再次聯袂【投資時報】、投資時間網,透過對中國基金業過去7年、5年、3年等海量數據展開統計研究,重磅推出【中國基金業馬拉松大師薈·2024】。自2016年以來,這已是標點財經研究院與【投資時報】、投資時間網連續第9年推出這一策劃。
Wind數據顯示,從3年期維度來看,過去3年(2021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下同)4548只能獲取業績數據的權益類基金(只統計主程式碼基金,不含權益類QDII,下同)收益率平均值為-20.44%,錄得正收益的有615只,占比為13.52%。其中,有40只產品收益率高於30%,最高達到96.04%;同時,有1480只產品凈值下跌超過30%,最大跌幅接近七成。
哪些基金脫穎而出,令人刮目相看?又有哪些基金表現落後,需要謹慎甄選?
![](https://img.jasve.com/2024-11/28b6ff29f8e5d052e56c85712989cab6.webp)
被動權益:增強指數基金業績優勢不明顯
指數產品早已是基金投資的一個重要選項。近兩年ETF的爆火「出圈」,更是開啟了「全民指數投資時代」,將指數基金投資推向了一個高潮。
巴菲特曾經說過,透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麽都不懂的投資人通常可以贏過大多數投資專業人士。事實上,根據Wind數據計算,過去3年指數型基金(本文指權益類指數型基金)收益率平均值為-15.02%,盡管為負值,但要好於主動權益類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從過去3年的業績數據來看,增強指數型基金與被動指數型基金沒有明顯差別,收益率平均值分別為-14.95%、-15.03%。
近年來,紅利概念走出了一波慢漲行情,尤其是2022年11月至今年5月,相關紅利指數漲幅顯著,其中上證紅利、滬深300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4只指數分別上漲26.95%、24.56%、24.28%、14.57%。
得益於此,紅利指數基金也有不錯的表現。在過去3年收益率居前十的指數型基金中,有8只跟蹤紅利低波相關指數。其中,嘉實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ETF分別以42.48%、42.19%的收益率位列第2位、第3位,景順長城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A、南方標普中國A股大盤紅利低波50聯接A分別以39.51%、39.14%的收益率位列第4位元、第5位。
指數型基金過去3年收益率的榜首則是被匯添富中證能源ETF奪得,該基金收益率為49.89%。
除了上述5只基金,過去3年收益率超過30%的指數型基金還有13只,包括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國泰中證全指通訊裝置ETF、大成互聯網+大數據A等。
與上述基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835只指數型基金過去3年收益率為負,其中229只凈值跌幅超過30%。排名靠後的多是醫藥生物、新能源、光伏相關的指數基金。
其中,匯添富國證生物醫藥ETF、天弘國證生物醫藥ETF、平安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ETF、招商國證生物醫藥A的凈值跌幅超過55%,收益率分別為-56.92%、-55.82%、-55.79%和-55.35%。此外,還有16只指數型基金凈值跌幅超過50%,包括華安中證內地新能源主題ETF、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銀華光伏50ETF等。
指數基金的收益與所跟蹤指數的走勢高度相關。對投資者而言,指數基金怎麽選,首先需要明確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通常而言寬基指數基金波動要小於行業指數基金;其次可以考慮基金的規模、費用、流動性等因素。指數產品線較為完善、前瞻布局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能提供更多優質的選擇。
被動權益類基金過去3年收益率前五位及後五位
![](https://img.jasve.com/2024-11/a58b1d76bdee5424a9226dd8707d3a5a.webp)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年9月30日
主動權益:首尾差距懸殊更反映投研能力
相比於指數型基金,主動權益類基金更考驗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投研能力,業績上的分化也更為明顯。
根據Wind數據統計並計算,過去3年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收益率平均值為-22.01%,遜於指數型基金的表現。43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獲得正收益,其中22只收益率在30%之上;3098只收益率為負,其中1251只凈值跌幅超30%。首尾收益率相差超過165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居首的是金元順安元啟,收益率為96.04%,跑贏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101個百分點。其次是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A,收益率為90.40%。全行業中,過去3年收益率超過90%的基金只有上述兩只。
萬家新利、萬家精選A的收益率也均超過80%,分別為85.52%、80.89%,分列第3位、第4位元。收益率達到50%以上的還有景順長城價值領航兩年持有期、景順長城滬港深精選A、景順長城價值邊際A,分列第5-7位。
由此可見,在過去3年收益率高於50%的7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中,萬家基金和景順長城基金各占3席。
居尾的則是金鷹多元策略A,收益率為-69.39%,跑輸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近69個百分點。僅今年前三季度,該基金凈值便跌去兩成。
除了金鷹多元策略A,過去3年凈值跌超65%的主動權益類基金還有3只,分別為民生加銀創新成長A、富安達新興成長A、前海開源醫療健康A,收益率依次為-68.04%、-67.31%、-65.80%。此外,還有14只產品凈值跌幅在60%以上,包括前海開源公共衛生主題精選A、華泰柏瑞遠見智選A、信澳中小盤、東吳新經濟A、天治新消費等。
若從基金公司的角度來看,新沃基金、東方Alpha基金、同泰基金等公司過去3年權益類基金整體表現較差。
其中,新沃基金有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能獲取過去3年業績,收益率均為負,平均為-49.12%。具體來看,新沃內需增長A、新沃創新領航A凈值跌超五成,收益率分別為-54.11%、-51.77%;新沃通盈收益率為-41.49%。3只基金過去3年凈值跌幅均在40%以上。
主動權益類基金過去3年收益率前五位及後五位
![](https://img.jasve.com/2024-11/e711231df705ea322daeac37f7f46c8a.webp)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