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場開始熱議高盛上調A股多家銀行的評級,這事之所以稱為罕見是因為以往幾年的記憶裏,高盛經常是下調多家銀行的評級或者是大部份下調少部份上調,所以這一次的多家銀行上調評級才成為一件新鮮事了。
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呢?
從訊息面來看,高盛上調多家銀行評級涉及的基本上都是頭部銀行,像工商,中銀,招商等,高盛的評級基本上都是有頭有臉的行業大戶,而上調評級的原因,包括銀行業壓力的減小,比如銀行對壞帳的出清效果,央行降準降息對銀行業的壓力減少,房地產板塊的可控制處理等等因素,也意味著國內銀行在這方面減壓工作上迎得了高盛的肯定。
後續銀行板塊會怎麽樣呢?
這也是另一個有點罕見的地方,因為A股資本市場內銀行板塊的股價已經處於歷史高位了,這個時候高盛出來唱多銀行也是很值得玩味,咱們知道銀行股是高股息,高分紅的板塊,而且也是市值管理的受益者,外資機構看好銀行主題可能會吸引一些資金去擁抱銀行板塊,但是說不罕見的話,其實也正常,因為每年這個時候高盛對很多全球性的公司都會有評級報告,而中國的銀行恰巧在內而,之所以說罕見只是正好這個報告與國內A股的銀行股處於歷史高位的現象碰到一起了。
不過,投行評級只是一種參考,因為它代表的是機構投資者的看法,應該說評級上調是一些提振的訊號,而A股市場的真正表現很多時候也不太受高盛這些機構的影響,尤其是目前A股中紅利主題和賽道主題有蹺蹺板現象,這種賽局挺明顯的,對於紅利股也是一種影響,今天的銀行股有上沖跡象,但是並不是非常的強烈,說明也有大盤資金流的壓力。
當然,紅利主題銀行板塊是可以用來防守的,咱們配置一些主要目的也是在此,適當的倉位也是穩基礎的一種策略,在目前市場缺乏主線又熱點快速切換的背景下,紅利主題相對還是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