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萬達為何會再次陷入債務危機?

2024-10-31股票

10月22日晚,ST易購釋出一則仲裁公告引發市場關註,公告顯示,蘇寧易購請求裁決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蘇寧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支付股份回購款50.4億元。同時,請求裁決萬達商管對萬達集團的上述付款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關於萬達與蘇寧易購的這宗股權交易,還要追溯到2018年,當時萬達正處於港股退市後沖擊A股的緊要關頭。因萬達在A股上市不順利,騰訊作為主發起方,聯合蘇寧、京東等340億元入股萬達商業,收購其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所持股份,蘇寧便是在此時出資95億收購了萬達商業約4.02%股權。

2018年1月29日,蘇寧易購與萬達集團、萬達商管簽署【關於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之戰略合作協定】(業內也稱之為對賭協定)。公司指定子公司蘇寧國際受讓了【戰略合作協定】項下的權利義務,並由蘇寧國際最終持有萬達商管4.02%的股份。

按照 此次對賭協定約定,若2023年10月萬達商管未能上市,萬達集團將向投資者支付回購款。

蘇寧易購認為,萬達集團和萬達商管違反了【戰略合作協定】的約定,且觸發了【戰略合作協定】中的股份回購條款,萬達集團和萬達商管拒不糾正且拖延回購股份,因此公司依據協定提出仲裁請求。

蘇寧易購提出的仲裁請求包括:裁決萬達集團向蘇寧易購及其子公司蘇寧國際支付股份回購款共計50.41億元人民幣;裁決萬達商管對萬達集團的上述付款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以及裁決萬達集團和萬達商管承擔本案涉及的仲裁費、保全費、保險費、律師費等全部費用。

近年來,王健林經過一番賣賣賣之後,給外界的印象似乎是,萬達已經徹底走出來債務危機的困境,商業帝國重新滿血復活。然而,事實證明,雖然萬達基本上達到了輕資產的目的,但卻並沒有擺脫債務危機。

萬達之所以至今仍未擺脫債務危機,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三高模式」下的過度擴張

萬達負債的主要源於多元化擴張和高杠桿收購。萬達集團近年來在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擴張,涉及商業地產、文化旅遊、酒店、影院、體育等多個領域。這種多元化戰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新建計畫、並購等,這些資金往往來源於企業債務。隨著新業務的拓展和原有業務的持續投入,使得萬達的負債規模逐漸增大。

不僅如此,前些年,萬達集團采取了一系列高杠桿收購策略,透過借款和發行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進行海外並購。雖然這些收購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資產和業務領域,但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的負債壓力。高杠桿收購意味著企業未來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和本金,從而增加了經營風險。

成為中國首富後,王健林整個人也隨之變得「飄了」。他在接受采訪時所說談及的「小目標」,一時成為網路用語,廣為流傳。其經營管理秉承以「規模為王」為核心理念,迅速擴張其商業版圖,從商業地產開發到文化旅遊、電影、體育等多個領域。

萬達幾乎涉足了所有高利潤的熱門行業,這種快速擴張模式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為了支撐龐大的資金需求,萬達不得不依賴高杠桿融資,包括大量發行債券、信托等高成本融資工具,當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資金面趨緊時,高杠桿帶來的風險便迅速暴露。

二、出售優質資產仍難以化解債務危機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初,萬達集團的負債總額已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短期債務占比不低,使得萬達面臨著巨大的償債壓力,為了緩解資金壓力,萬達不得不頻繁進行資產處置和股權轉讓,但這些措施的成效有限,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其債務問題。

為了籌措到足夠資金償還債務,王健林出售了上市公司萬達電影的控股權、多個萬達廣場等核心資產。 據不完全統計,自去年以來,萬達已將旗下30余座萬達廣場的股權進行了轉讓,其中還包括北京、上海、廣州等核心城市的萬達廣場資產,近期類似出售事件也頻繁出現。

盡管萬達頻頻出售資產,但仍難以償還即將到期的巨額債務。萬達債務及資金狀況,截至2024年6月末,大連萬達商管合並口徑有息負債1375.61億元,其中短期借款39.0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690.55億元,盡管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104.85億元,但仍然面臨較大的債務壓力。

由於債務問題持續發酵,多家國際信用評級機構下調了萬達的信用評級,這直接導致了萬達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成本上升,進一步加劇了其財務壓力,信用評級下調也使得合作方和投資者對萬達的信心下降,影響了其業務合作和計畫推進。

此外,由於公開市場再融資渠道暫未恢復,子公司珠海萬達上市進展不及預期,債券價格波動,進一步增加了公開市場再融資的難度。

三、對賭協定是導致此次債務危機的導火索

2016年,萬達商業地產(後改為萬達商管)謀求私有化並在A股上市,與投資方簽署了約300億元的股權回購款對賭協定。由於A股上市推進緩慢,2018年1月,萬達商管又與騰訊、蘇寧、京東、融創等公司簽署了第二份對賭協定,約定若2023年10月萬達商管未能上市,萬達集團將向投資者支付回購款。然而,萬達商管未能如期上市,導致對賭失敗,需要支付巨額回購款

對賭協定約定萬達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市,否則萬達集團需要支付高額回購款。2018年,永輝超市以對賭方式獲得萬達商管部份股權,進一步增加了萬達的債務負擔。此外,2021年萬達商管在珠海成立珠海萬達商管,並與太盟投資、騰訊、鄭裕彤家族等22家機構投資者簽訂對賭協定,計劃在2023年底前上市。

然而,雖然上市過程歷經波折,但最終仍未能如期上市,導致對賭失敗,因此,按照對賭協定,萬達需要向投資者支付巨額回購款。

四、房地產泡沫破滅後,市場環境已發生逆轉

自2020年8月三道紅線政策出台以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不斷收緊,房地產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短期內看不到復蘇的可能。在此情況下,萬達的擴張計劃受到限制,進一步加劇了其財務壓力。

從企業經營及財務情況看,2024年上半年,大連萬達商管實作營業收入268.5億元,同比增長5.5%;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8.35億元,去年同期為67.29億元,同比下降28.15%。

受債務危機影響,萬達多個計畫出現停工現象,特別是其文化旅遊計畫和商業地產計畫,由於資金鏈斷裂而被迫停工或延期,一些供應商和債權人也開始對萬達發起訴訟和追債行動,導致其面臨多起法律糾紛和訴訟案件。

為了解決債務危機, 今年萬達積極引入新投資者,以期緩解資金壓力。據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顯示,9月2日,大連新達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更,包括註冊資本、出資人、董事長等。其中,大連新達盟註冊資本從162.1億元增至405.2億元,投資總額達到513億元;新增10位投資人,包括太盟投資集團、中信資本等。

盡管如此,萬達能否度過當前的債務危機?仍是一個未知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註熱點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