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1月個股風險提前看:解禁、大額減持及退市風險等

2025-01-11股票

2024年已接近尾聲,A股在連續調整了兩年後終於迎來了年線級別的陽線。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上證指數呈現震蕩上行走勢,但板塊分化明顯、熱點切換較快,A股市場12月的賺錢效應並不理想。

不過,展望新的一年,市場普遍預期宏觀政策有望加力提效,研究機構紛紛表示出對於新一年行情的樂觀態度,給投資者帶來了對於A股新年新氣象的憧憬。

雖然目前市場主流研究機構對於年初的行情均表示樂觀,但資本市場風雲莫測,A股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個股風險防範必不可少。我們梳理了1月A股市場有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點,請投資者提前知悉,避免踩雷。

(註:文中列表由客觀數據篩選而來,不代表個股投資建議,僅供參考,敬請留意;數據來源:WIND,截至日期:2024年12月30日)

業績風險

根據【上市公司資訊披露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年報應當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四個月內編制完成並披露。正式報告前,大部份業績或出現大幅變動的上市公司都會提前釋出業績預告。

「9.24」行情以來,A股市場風險偏好大幅提升,部份業績欠佳的概念股在此前期間收獲了較大漲幅。而進入1月份,A股市場即將迎來年報披露期,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業績的關註程度將會出現明顯提升,未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或會對上市公司股價產生一定影響,業績欠佳但前期累計漲幅較大的個股或會出現階段承壓。

我們梳理出三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長率低於-100%且在年內累計漲幅超20%的上市 公司,請投資者註意風險。

02 退市風險

2023年以來,A股市場多元化退市特征愈發顯著。交易類退市、財務類退市和重大違法類退市等案例不斷湧現。據 Wind 數據統計,截至12月30日,2024年以來已經有52家上市公司退市,優勝劣汰的市場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近年來,「面值退市」逐漸成為上市公司的主流退市路徑, 2024年以來已有 40家上市公司面值退市。截至12月30日收盤,ST旭藍股價已跌至1元,將觸發面值退市風險。另外有9家公司股價低於1.5元,存在觸發面值退市的風險,建議警惕。

除面值退市外,A股市場近期或將迎來新規後第一個觸發市值退市條款的上市公司。據2024年10月底正式實施的新版【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總市值均低於5億元,上交所將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屬於交易類強制退市。

2024年12月30日,* ST美訊股價再度跌停,報收1.11元/股,市值3.2億元,已連續第12個交易日市值低於5億元,即便隨後8個交易日* ST美訊連續漲停,其市值也無法回到5億元以上。這也意味著,* ST美訊將成為新規後第一個觸發市值退市條款的上市公司。

除* ST美訊外,截至12月30日,* ST博信市值3.93億元,低於5億元「紅線」,* ST大藥市值5.34億元,已逼近5億元「紅線」,請投資者留意風險。

03 解禁風險

Wind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A股限售股上市數量為259.2億股,市值約為3024億元,較2024年12月份分別增加了40.73%和18.42%。分個股來看,龍源電力1月24日將迎來49.09億股解禁,占當前流通股比例超過3600%。浙版傳媒、益客食品等18只個股在1月份解禁股份占當前流通股比例均超過100%。

解禁並不是洪水猛獸,解禁並不意味著相關股東一定會進行拋售。不過,通常來看,解禁股占解禁前流通股比越大,涉及的股東數量越多,對股價的影響可能就越大。 我們梳理出了1月解禁占總股本比超過100%的公司,請投資者警惕相關公司解禁對於股價所帶來的沖擊風險。

04 減持風險

解禁代表著限售股股東獲得了賣出的權力,而減持則意味著賣出權力的實施落地。

從數據來看,12月初以來,全市場共有39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釋出了減持計劃,其中,有54家公司重要股東合計減持超5%。中國中冶、萊美藥業、首華燃氣等公司在股權轉讓後涉及實控人變更。

我們梳理出24年12月份以來重要股東釋出減持公告、擬變動比例占總股本5%以上的公司,請投資者警惕。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