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8日,市場資金瘋狂湧入瑞芯微(603893.SH)。
連續兩日漲停後,這家超400億的芯片巨頭,市值一度逼近500億關口。
以24Q3持股戶數3.78萬來計,僅兩天戶均盈利22.79萬元,顯示出驚人的賺錢效應,堪比打新中了「大肉簽」。
在行情選擇向下突破的1月,顯得極為可貴。
持股風格不同,體驗具有天地之別。
風起端側AI芯片
「股票市場短期內像一台投票機,從長期看市場就像一台稱重機。」
此話說得太對了。
瑞芯微大漲也是受到利好刺激。
訊息面上,美東時間1月7-10日,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下稱「CES 2025」)召開。 會上,輝達、AMD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不僅強調AI雲端運算,更是「不約而同」押註端側AI,並將釋出顯卡等端側AI芯片。
市場分析認為,AI將接力互聯網,成為半導體增長的新驅動力。
在AI Agent加持下,智慧型手機、PC、可穿戴產品(比如耳機)都將進入新一輪增長,其對雲側和端側的AI芯片需求,將成為半導體成長最強勁的驅動力之一。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端側AI將迎來加速落地,AI眼鏡可能是最先爆發的市場,AI耳機也將成為主流。
瑞芯微已釋出端側AI芯片產品。
其在2024年11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表示,公司能夠為下遊客戶及生態夥伴提供從0.2TOPs-6TOPs的不同算力芯片,其中RK3588、RK3576帶有6TOPs NPU處理單元,能夠支持端側主流的0.5B-3B參數級別的模型部署,可透過大語言模型實作轉譯、總結、問答等功能,並可實作多模態搜尋、辨識,有效解決不同AIoT場景的痛點,提升產品使用體驗。
市場景氣度周期性反轉
當然,單靠訊息利好並不足以支撐起一家估值500億元的公司。
要知道,去年9月24日以來,它的股價由不到50塊持續拉升至120塊上下:
2024.9.24-2025.1.8,累漲138.92%。
相當於再造了一個「瑞芯微」。
這就要回歸到公司基本面上來了。
瑞芯微主營智慧套用處理器SoC及周邊配套芯片的設計、研發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智慧套用處理器芯片、數模混合芯片及模組等。
公司持續布局AI演算法,發展AIoT百行百業,產品線覆蓋汽車電子、機器視覺、工業套用、教育辦公、商業金融、智慧家居以及消費電子等下遊眾多領域。
得益於市場景氣度周期性反轉,AIoT各產品線同步迎來群體性增長。
瑞芯微發揮AIoT芯片「雁形方陣」布局優勢,以RK3588系列為旗艦,在各條產品線形成多層次、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組合拳,並行揮NPU在AI演算法實作上的優勢,促進在AIoT多產品線的占有率持續提升。
依托AIoT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汽車電子及工業、行業類、消費類等市場的提升,疊加第三季度為行業傳統旺季,瑞芯微經營業績快速復蘇,結束了此前連續兩年凈利下滑局面。
24Q1-Q3,營收同比增長48.47%至21.6億元,歸母凈利潤增長354.9%至3.52億元,扣非凈利潤增長417.14%至3.43億元。
如若單季度來看,它的凈利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已實作「5連增」:
其中,歸母凈利潤由23Q3的5251.66萬元增至24Q3的1.69億元,扣非凈利潤由5141.81萬元增至1.67億元。
但也要看到目前它的市盈率已不低。截至1月8日,PE(TTM)已來到121.46倍,處於歷史分位的63.9%,偏貴了些。
增量
不過,較高估值是可以透過持續快速增長的業績來消化的。
關鍵事實是,瑞芯微新產品RK3576、RK2118、RV1103B等已快速匯入目標領域頭部客戶,形成了新的增量,並將在未來持續釋放增量價值;疊加端側AI芯片需求的大爆發....
這才是市場資金持續做多瑞芯微的底層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