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1金銀器篇上

2024-02-13收藏

龍年新春,樂藝會祝賀廣大讀者新年新風景,新年遇吉祥。

龍年一向是我們非常抱以熱切期待的大年,龍飛在天固然可喜,潛龍在淵也可守心,到達頂峰固然可賀,擁抱風景何嘗不美。祝大家天天會人生真心,時時得人生真意。做難而對的事,聚緣而對的人,順勢而為,活成最好的自己。

文物中的吉祥龍

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1金銀篇

特 展 部 分

【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特展

朱滸拍攝

六行-孫振華拍攝部份

金色中國——中國古代金器大展

南京博物院特展

樂藝會資料

戰國 雙龍紋金飾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碾房渠出土,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

「十赤金」龍鳳瓜果形金釵

宋代湖北蘄春漕河鎮羅州城遺址窖藏出土 湖北蘄春縣博物館藏


纏枝花葉紋金首飾
宋代湖北蘄春漕河鎮羅州城遺址窖藏出土 湖北蘄春縣博物館藏

「萬歲台」銘金花銀硯盒
1992年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通高7.6厘米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銀質硯盒,平面略呈梯形,內建箕形石硯,盒周壁鏨牡丹、忍冬卷草紋,盒底有花式足十三個。樓頂式蓋面下部鏨刻水池、波濤,其上模沖浮雕效果的騰飛神龍,穿插三株高大的蓮花,中間蓮花上方為一匾額,上刻「萬歲台」三字,兩旁為遠景:遠山、浮雲、旭日。據刻文推斷,此硯或原為皇帝禦用。是難得的珍稀之物。

金龍佩飾(下)

內蒙古包頭市達茂旗西河子窖藏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金龍佩飾」以金絲編結絞索式龍身,兩端接金片錘卷的龍首。龍之雙目、鼻、耳對稱布於脊線兩側,以細金珠勾勒輪廓,原應嵌寶石,現多已脫落。龍身上墜七飾,即盾二、戟二、鉞一、梳二、其上飾由細金珠組成的水滴珠飾。龍身由兩百七十環連綴,可盤曲錯動。

蒙元 龍鳳紋金鞍飾

蒙元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元 高足金杯 上

內蒙古錫林格勒盟鑲黃旗烏蘭溝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雙龍戲珠紋鋬耳金杯

元代 內蒙古錫林格勒盟正藍旗漢克鄉五一農場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蒙元 十字形金飾件

蒙元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恩格爾河墓葬出土

內蒙古博物院藏

金蓋鎏金銀托青花龍紋瓷鐘 之 金蓋
明代 湖北鐘祥梁莊王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鍾蓋高5.2,口徑16.3厘米,含金量91.74%,重183克。方唇外叠,折沿直口,三級遞拱面,頂端有一桃形鈕。蓋面滿飾凸起的龍趕珠紋和雲紋,系先捶揲成蓋形,再壓印出花紋圖案的。推測在壓印時使用內模,內模上鏨刻花紋圖案,將捶揲成形的蓋襯以內模,再錘擊使之印出花紋圖案。據過去的研究,進行此類沖壓花紋的底襯(即內模)可能是鉛質,也可能是用瀝青、松香加毛草或砥石粉合拌松香制成的。在金鍾蓋蓋口沿內壁刻一行楷體銘文:「承奉司正統二年造金鍾蓋四兩九錢」

融合之路——拓跋鮮卑遷徙與發展歷程

內蒙古博物院特展

孟和套格套拍攝

西漢大雲山出土龍龜紋帶飾

南京博物院大雲山特展

樂藝會資料

金色記憶—中國十四世紀前出土金器特展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特展

無極齋拍攝

戰國 雙龍紋金飾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碾房渠出土

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藏

漢 八龍紋嵌寶石金帶扣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縣博格達沁古城黑圪達遺址出土

南宋 螭首金杯、金盤

貴州省博物館藏,貴州省遵義市楊價夫婦墓出土

金玉璀璨憶華年

——陜西韓城出土周代芮國文物珍品展

上海博物館特展

樂藝會資料

金肩飾、金腕飾、金帶飾、金佩飾和金用具

僅從芮國桓公墓中出土的黃金器就多達48件,計有金肩飾、金腕飾、金帶飾、金佩飾和金用具。其中金肩飾以鏤空加陰線手法雕刻,圖案左右對稱,人和龍的形象融為一體,這種形制的肩飾是首次發現。金劍鞘則更為特別,那個年代劍鞘通常是皮革制成的,而出土的這支劍鞘正面呈尖圭形,鏤空雕出三組對稱的龍紋,龍張口露出獠牙,配一柄玉劍,這是考古界迄今發現的先秦時期僅有的一支金劍鞘。

國博秦漢文明展

樂藝會資料

「郁郁乎文哉」西周晉國玉器精

良渚博物院特展

花腳大仙拍攝

國博「大唐風華展」

(唐)鎏金銅天王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 藏

無極齋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