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這枚錢幣很熱鬧,今天這個嬰戲你見過嗎?

2024-10-30收藏

嬰戲即描繪兒童遊戲時的畫面,古代人將這種題材稱為「嬰戲圖」。名為「嬰」,實際是「孩」。畫面上的兒童或玩耍,或嬉戲,千姿百態,妙趣橫生。還有和生肖圖案、各種吉祥器物、兒童遊戲結合的, 象征著多子多福,生活美滿。

"嬰戲"題材目前最早見於山東兩城山出土的漢畫像石【母子圖】、陜西綏德賀家溝磚窯梁漢墓畫像石【母子圖】。據考證, 嬰戲圖產生於戰漢,發展於漢唐,盛行於宋代。 目前多見於宋元明清時期的各種藝術品上的嬰戲圖,而漢唐時期的則是少見。

甄選場拍品 嬰戲背花卉花錢

尺寸: 56.3x56.6x2.3mm

說明: 罕見題材,嬰戲背花卉花錢,此錢傳世品相,包漿溫潤熟美,老辣自然,磨損自然;一面嬰兒攀枝雜耍,一面四朵蓮花,對稱布局,嬰戲靈動活波,花卉飄逸逼真,圖案之間結構疏密適宜,布局考究,設計感十足,整體畫面童趣十足,場面和諧熱鬧,此錢存世珍罕,藏者所見2/3枚,十分難得難遇,經典題材,少見品種,潛力好,推薦收藏;

嬰戲圖中的孩童,戲花、戲球、蕩船、釣魚、蹴鞠、放風箏、捉迷藏、對弈習武、傀儡戲、嬰孩讀書等,千姿百態,妙趣橫生,生動反映當時的民俗風情,是研究古代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資料。

對孩童嬉戲的描繪,不僅表達了人們祈求富貴滿堂、喜慶吉祥的美好意願,又蘊含了返璞歸真,天性純真美好的願望。將嬰戲畫面展示在古錢上,就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嬰戲題材花錢!

了解和分析嬰戲圖,可以清晰地看到所屬時代的人文、社會環境。比如雍正、乾隆兩朝的嬰戲圖畫工嚴謹,多見兒童眉清目秀,惹人喜愛。而明末天啟、崇禎兩朝社會動蕩,嬰戲圖中孩童們瘦骨嶙峋,形體十分抽象。由此可見,嬰戲圖的出現和當時的社會狀況關系密切,精神或者意義同樣流傳久遠。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嬰戲傀儡戲花錢,成交價:72899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五男二女背嬰戲圖花錢 ,成交價:59001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金代,嬰戲背十二生肖。 等級:1級。材質:青銅,尺寸:徑67mm,厚3.6mm。備註:手雕,胡堅先生藏品。來源:【尋花問泉】。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宋代,傀儡戲背捉迷藏嬰戲。 等級:3級。材質:青銅,尺寸:徑48.4mm。備註:胡堅先生藏品。來源:【尋花問泉】。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遼,嬰戲光背。 等級:4級。材質:青銅鎏金,尺寸:徑29.6mm。備註:頭模精美品。來源【尋花問泉】。

▲ 點選圖片即可檢視大圖

說明 :北宋,傀儡戲背乞巧拜月。 等級:5級。材質:青銅,尺寸:徑34.6mm,厚1.4mm。備註:頭模未流通品。來源【尋花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