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見面誠意滿滿

10月11日,浙江杭州工程山下錦溪之畔,一座新博物館開門迎客了,裏面不僅許多文物都是首次亮相,而且 在這裏你還能見到上百件傳說中的神秘瓷器,組成了國內最大的秘色瓷文物展區。 此次展出的秘色瓷有碗、壺、瓶、杯……器型多樣,件件都是國寶。



秘色難尋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千百年來秘色瓷只存在於詩句、文獻中,帶給後人無限的遐想。 這所謂的秘色瓷到底是什麽顏色?為什麽一直都沒有被發現?它是否是根本不存在的?
直到1987年陜西千年古剎法門寺的地宮出土了十幾件瓷器,在這些瓷器的物賬碑上,人們看到了「秘色瓷」幾個字,於是專家就對這一批出土的瓷器進行器型、釉面、燒竈痕跡各方面進行了仔細的對比,最終確認了這批瓷器就是神秘的秘色瓷。

「秘」在哪
這些瓷器果真不負盛名, 「類玉」「似冰」 。秘色之美擔得起所有贊美之詞,就如詩句所寫: 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早在東漢時期,浙江的越窯就燒制出了青瓷,從那時候起,就從陶器過渡到了瓷器。
盛唐時期,飲茶成了時尚,文人雅客在茶具的選擇上就更精進了,工匠們也著力研制一種比青瓷更青翠、更勻凈的秘色瓷。
唐朝滅亡後,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開國國君 錢镠 就下令秘色瓷專供宮廷使用,這也就杜絕了民間燒制秘色瓷的可能性。
隨著朝代的更替,秘色瓷漸漸失去蹤跡,變的愈發神秘起來。
工藝難得
貢窯的工匠們發現如果把瓷器放在一個密封的盒子裏,再放進窯中燒制,釉中的氧化鐵就會被還原成氧化亞鐵,就能夠呈現出青翠的釉色。

不過想要成功的得到一件秘色瓷也是很難得。 一是 密封若是不到位,有空氣進入,釉色就會氧化,變的青中泛黃。 二是 ,瓷體放置在密封匣缽中,在破缽取秘色瓷的時候,一旦失手,就會連裏面的秘色瓷一起擊碎。這就導致了秘色瓷存世量極少。
現在,大家想看這神秘的瓷器,就去杭州錦溪之畔的博物館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