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2 日下午,上海興偉學院 2024 級新生的開學典禮,在學校的報告廳熱熱鬧鬧地舉行。
學校董事會的人、校領導、中層幹部,還有一部份教職工代表,2024 級的全體新生以及一部份學生家長都來參加開學典禮了。
下面這張照片是開學典禮現場:
從照片上能瞧出來,上海興偉學院今年好像就錄取了 20 個人!
新生人數這麽少,在全國所有的高校裏,估計是獨一份兒。
這學校 2024 年打算在全國招 300 人,好幾個省份連一個報考的都沒有,就算征集誌願,招生任務也差得老遠沒完成。
今年高考錄取情況還算是比較好的,往年的招生情況更是慘不忍睹。
2021年高考招生時,江西和貴州分別錄取考生30人和8人,開學後無1人報到; 四川、河南、雲南分別錄取30人、13人、11人,開學後均只報到1人。
最終,2021年高考,該校一共才招了 5 個學生!生源地分別是上海 1 個,安徽 3 個,河南 1 個。
據上海興偉學院的官網所述,該校坐落於上海浦東新區臨港自由貿易區,乃是一所非營利性的全日制民辦普通本科高校,由上海興偉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承辦。
學校創立於 2001 年,彼時稱作「上海托普資訊科技職業學院」,屬於民辦專科院校;2010 年更名為「上海興韋資訊科技職業學院」;2014 年 2 月,經由上海市政府批準,改制成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並更名為上海興偉學院。
學校明確將自身的辦學定位確立為「小規模,高水平、非營利」。
每年所設定的學費金額為 15 萬元,若依照學校官網上極其精準的表述,則是「149985 元/年」。
這一精確到個位的數位,展現了學校在費用設定上的嚴謹性。
有一則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在坊間流傳,說的是上海興偉學院最初制定的學費是每年 150000 元。曾有一個學生在開學報到之時,滿懷期待地前往財務處交學費,他從口袋中掏出了父母辛勤打工掙來的 15000 元。
工作人員見狀,滿臉詫異且急切地說道:「你有沒有搞錯啊,不是一萬五,是十五萬。」
這一尷尬的場景,令人心酸又無奈。
第二年再招生時,學校領導在經過深思熟慮的研究後,決定對學費標準進行調整,改成了 149985 元/年。
這一細微的改動,或許是學校對於過往情況的反思與改進。從此,再也沒有人看錯學費了。
然而,對於這個學費標準,網路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眾多網友表示不解:
既然宣稱是「非營利」,如此高昂的學費又該如何解釋?
從社會普遍認知來看,非營利性機構通常應更註重教育的公益內容,致力於為更多學生提供可負擔得起的優質教育資源。
但 15 萬元的學費標準,似乎與這一理念背道而馳,讓人難以理解其所謂「非營利」的真正內涵。
另外,該校每年的住宿費也達到了 1 萬元,遠遠高於其他「非營利」民辦高校,這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無疑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按理說,上海興偉學院地處繁華的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擁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先進的教學設施以及廣闊的發展機遇,理應受到上海考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畢竟,上海作為中國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其教育環境和就業前景對於學子們來說具有極大的吸重力。
然而,真實的招生情況卻令人感到詫異。2024 年,該校擬定的總招生計劃為 300 人,其中,在上海計劃招生 100 人,是向所有省市投放名額最多的。這足以看出學校對上海生源的重視和期待。
7 月份,在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24 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普通批次平行誌願院校專業組投檔分數線】中,眾多院校的名字羅列其中,可偏偏根本就看不到這所學校的名字。
上海教育考試院給出的解釋是「未公布的院校專業組無可投檔生源」。
要知道,本科普通批次是 2024 年上海市高招錄取過程中,參與考生最多的一個招生批次,共有 572 所院校在本科普通批次開展招生。
幾天後,上海教育考試院又公布「第一次征集誌願」投檔分數線,在這份名單裏,依然沒有上海興偉學院的身影,也就是說,仍然沒有考生填報該校。
一直到「第二次征集誌願」時,上海興偉學院的名字才終於出現在投檔分數線裏,而且是以 390 分的成績,成為所有參加第二次征集誌願的高校裏,分數最低的高校。
當下,全國的本科高校數量已逾 1300 余所。
在這浩如煙海的高校當中,上海興偉學院無疑堪稱最為「袖珍」的一所。
中國高校的創立遵循著嚴苛的準則,其中一項硬性標準即為辦學規模,而學生規模乃是衡量本科辦學規模最為直觀的指標之一。
一個恰當的學生規模,理應是在確保教育品質的前提下,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教育資源,助推學生全方位發展的數量。
規模過小的學生數量或許會致使教育資源的浪費,欠缺充足的學術交流以及競爭氛圍。
然而,像上海興偉學院這般小規模的辦學狀況,其成立的流程究竟是否真正歷經了教育部嚴密且審慎的核準呢?
該校起初乃是一所專科院校,其後經由上海市政府的批準得以升格為本科。
疑惑隨之而來,我們審視其他所有的本科高校,皆系經過教育部批準設立,緣何唯獨上海興偉學院僅透過上海市政府批準便能招生呢?
譬如,上海市第一所本科民辦高校上海杉達學院,在其學校官網上如此自我陳述:2002 年 3 月,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定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校名為「上海杉達學院」。
而上海興偉學院僅由上海市政府批準改制,這是否昭示著其在某些層面的標準和要求或許與經教育部批準的本科高校存有差別?
這種差別又會對學校的教育品質、學生的培育以及未來的發展造成怎樣的影響?
這一連串的問題皆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與探究。
您對這所上海興偉學院有著怎樣的看法和感想?歡迎於評論區留言探討!
歡迎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