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相對於初中提升的不只是難度,而是區分度,而且是各學科區分度提升。這種區分度最為明顯的是試題結構的明顯變化。
初中階段仍然偏重於基礎知識的普及,送分題占據絕大多數比例,尤其物理化學等自然學科,送分題占比更高,這就使得即使中等偏下的學生,仍然可以獲得70%-80%的得分率。而能夠升入重點高中的學生,各學科得分率往往在85%以上。
100分的物理試卷,中等生可以考出90分,優生考95分,並不是他們只有5%的差距,而是可能僅有10分提升性題目,中等生基礎題刷到位,這10分一分不得,也有九十分,而優生則是做出 50%的難題得到了 95分,5分的差距,本質是難題一點不會,和能做一半的差距,而更優秀的學生可以做出80%難題,分數為98分。
但這是理想的情況,實際還要考慮非思維因素造成的失分,比如一些論述題,死記硬背的學生反而擁有更高的正確率,因此實際成績差距變得更加模糊。
也就變成了大家都是90分,中等生各類培訓和記憶,避免一切可以被扣分的基礎記憶,10分難題一分不得,而另一類的90分,則是不細致扣除5分,難題得了一半的分數。
雖然同樣的成績,但做出的提升性5分題更具有價值,只是初中這種價值被淡化。而比拼細致度扣分的情況,不再成為高中成績的影響因素。
高中階段分流後50%的學生,以前的中等生和優生的差距就會拉大,同樣的100分試卷,可能只有40分的送分題,另外60分都是難題,這樣初中只會基礎題的學生只能考40分,能做出50%難題的學生可以考70分,做出80%難題的變成了99分,差距更能明顯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