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39所985畢業生去向統計|央國企排行榜首!世界TOP企業隨便去?

2025-01-12教育

以下數據是從各所高校 近三年的就業品質報告 (2021-2023年)中匯總得出的 高校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資訊。 需要說明的是,部份學校在其就業報告中並未詳細披露畢業生的具體就業單位分布情況,因此本文僅分析公布就業單位院校的學生就業資訊。

上海交通大學

在上海交通大學 2022 年的就業品質報告裏,僅公布了 國防科技單位及部隊的就業情況 。2022 屆畢業生赴國防科技單位及部隊就業的人數總計達 373 人,其中就業人數位列前三的單位分別為 中國船舶集團(92 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78 人)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46 人) 。上海交通大學 2022 屆畢業生投身國防及部隊的人數相較 2021 屆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公布了 2021 屆畢業生就業人數在 20 人以上的單位 ,涵蓋黨政機關、中央及省級直管企業、國有企業、國內領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民營企業以及上市公司等。其中 接收人數最多的單位乃是復旦大學本校 ,足見復旦大學為本校學生提供了充裕的就業契機。其次則是華為、字節跳動、阿裏巴巴、騰訊等福利優厚、薪資高昂的頂尖大廠。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2023屆畢業生到 重點行業和重點單位 就業的比率為 61.7%。 其中,到 國資委直屬大型央企、重要科研機構等 就業的人數比例為 20.7%; 世界500強企業 就業的人數比例為 36.1%。

另外,2023年該校共有 310名畢業生 被中共中央組織部、審計署、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中央部委以及陜西、山西等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錄用為選調生或公務員, 較去年增加29.7%。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於 2022 年的就業品質報告中公布了錄用該校畢業生 超過 30 人的用人單位 。從表格數據之中我們能夠察覺, 錄取人數最多的用人單位乃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在 2022 年便錄用了該校 550 名畢業生。

中山大學

在2021年的就業數據中,高達 77.52% 的中山大學畢業生成功在 關鍵行業和領域找到了工作崗位。 其中, 超過1300名畢業生在重點醫療衛生單位就業, 包括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知名機構,可見中大醫學院培養的學子深受各大醫療單位歡迎; 超過550名畢業生在「雙一流」高校 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繼續深造或任教; 超過160名畢業生在重點科研院所 如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地開展科研工作; 超過600名畢業生加入了國有大型骨幹企業, 如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中國電信集團等; 而超過1200名畢業生則在其他行業的龍頭企業 就業,如華為、騰訊、美的等。

盡管如此,中山大學在具體的就業單位公布方面, 僅對外公布了選調生的情況。 2021年,共有365名中山大學的優秀畢業生被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黨委組織部以及中共中央組織部選拔為選調生。在這些地區中, 廣東、廣西、貴州、四川 的錄取人數較多,展現了中山大學畢業生在公共服務領域的強烈吸重力和社會認可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在2022年的就業品質報告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統計了 接收畢業生人數達到20人及以上的用人單位。 作為一所「小而精」的高等學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航空航天等領域一直保持著頂尖的地位。得益於其專業的獨特性,學校畢業生在 國防科技工業單位就業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然而,近年來,學校也在積極拓展新的就業市場和領域。除了在國防科技工業單位中占據重要位置外,畢業生 在資訊、金融、通訊等多個行業的知名企業中也備受青睞, 這些企業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生的高素質和專業能力給予了高度認可。

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2021年招收畢業生 超過10人的用人單位共有50個。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在2021年就業品質報告中公布了 畢業生就業人數前20的單位情況。

在就業人數排名前20的單位中,絕大多數企業均位於世界500強或中國500強之列。少數單位未列入500強的單位也屬於國家重要行業和領域, 如知名醫院、教育局等體制內機構,以及如字節跳動這樣的行業領軍企業。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素有 「工程師的搖籃」之美譽,於航天、航空、電子資訊、材料科學等領域具備顯著之優勢 。憑借其深厚的工程底蘊與強大的科研實力,培育了一大批技藝精湛、創新能力卓絕的畢業生,進而成為了相關企業的重要人才培育基地。

哈爾濱工業大學2021屆畢業生 到重點單位、重點領域和世界500強企業共4703人, 占簽約就業人數的 82.76%。 其中就業人數較多的單位包括了華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以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等知名企業。

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公布了2022屆畢業生 世界500強企業的就業情況。 8022名畢業生中 有651人進入世界500強企業。 從以下的詳細名單我們可以發現,這651名畢業生 大多進入了央企和國企。

根據簽因數量排列,南開大學本校為畢業生們慷慨 提供了眾多高品質的就業機會,位居榜首。 緊隨其後的是諸如華為、中信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字節跳動等國內知名的大型企業,它們也為南開大學的畢業生敞開了廣闊的就業大門。

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釋出的就業數據顯示,學校2022屆畢業生之中共有 414人簽約了華為,277人順利成為了選調生,196人簽約了國家電網,153人進入了中興通訊,114人順利進入了阿裏巴巴, 此外進入騰訊、微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企業就業人數也比較多。總體來講, 東南大學畢業生進入國內各類知名企業的人數比較多。

另外,在近幾年各高校就業情況不理想的情況下,東南大學2022屆畢業生 進入重點單位及重點領域就業人數較往年增加了近8%, 學校畢業生錄取 各類選調生人數也達到了277人, 就業情況反而穩中向好。

東北大學

東北大學公布了錄用該校2022屆畢業生人數較多的單位,透過分析表格數據,可以觀察到,在錄取人數領先的前幾個單位中, 研究生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僅有少數表現優異的本科生獲得錄用。這一數據反映出東北大學研究生學歷在就業市場上的優勢,以及學歷在求職就業過程中的關鍵作用。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公布了 2022屆錄用畢業生超過15人的用人單位以及具體的錄取情況。 其中,畢業生去向數據頗為引人註目: 共有58名博士研究生選擇留校任職。 這一現象不僅彰顯了該校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的顯著成就,同時也體現了畢業生對母校教育環境和學術氛圍的高度認同。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在就業報告中公布了 22年畢業生整體去向就業單位排名前24名的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2年錄取畢業生 超過10人的就業單位有26家。 其中 華為錄取人數高達350人,實作斷層領先; 同時, 有149人成功入職中國科學院。

2022屆畢業生共143人赴國防軍工就業, 占直接就業畢業生的 3.5%。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在2021年的就業品質報告中,列舉了 畢業生就業的重點企業。 觀察該校畢業生的主要畢業去向,我們也可以發現, 中糧、首農、光明乳業、新希望等 食品農林行業集團成為農大人的主要畢業去向。

中國農業大學是中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是一所以 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 的研究型大學。學校的 生物學、農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作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等 九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公布了 2022屆畢業生主要就業去向分布。 其中就業人數最多的是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四川大學

2021年, 有47家就業單位招錄四川大學畢業生超20人, 這一數據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其中 ,四川大學附屬的華西醫院體系 (涵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第二醫院以及華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 招聘該校畢業生人數多達496人, 這主要歸因於四川大學在醫學專業領域的深厚底蘊與突出優勢。此外,在畢業生集中就業的47家單位中, 體制類單位占比較高, 諸如中共成都市委組織部、德陽市委組織部、樂山市委組織部、內江市委組織部等,這充分表明四川大學畢業生在 四川原生的中共組織部門中備受認可,且錄用名額可觀。

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2020屆畢業生重點就業單位中, 中國建築集團、國家電網以及華為 三個單位招收人數遙遙領先。

重慶大學在第四輪教學學科評估中, 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等學科為A-學科,還有多個B+學科。這些優勢學科與中國建築集團、國家電網、華為等企業的業務領域高度契合, 為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渠道。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在 2021年就業品質報告中,公布了招聘該校2021屆畢業生人數TOP30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名單。

近年來,該校每年應屆畢業生 入職世界五百強人數逐年上升, 2021屆達 1971人(研究生1384人、本科生587人), 再創新高。

北京理工大學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學畢業生到 國家重點單位和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占直接就業人數的66.39%。 接收畢業生排名前30的單位中,主要為航天、航空、兵器、電子、船舶、金融、資訊通訊、裝備制造、科研設計、互聯網等重要領域的頂尖單位,主要 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等技術型崗位。

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公布了 20年到22年三年本科生和研究生就業人數前十的單位。

湖南大學

從湖南大學2021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呈現出多方面特點。一方面, 就業人數超過10人的單位共有65家,共招收畢業生2048人, 其中本科生642人,研究生1406人,占總就業人數的34.23%,這顯示出學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有較高的競爭力。 研究生在這些較大型就業單位中的占比更高,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單位對專業技能和研究能力要求較高,研究生在這方面更具優勢。招收人數超100人的單位有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該校畢業生就業排名前三的行業為 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16.99%),制造業(14.88%),教育(13.98%)。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2021屆畢業生共計8481人,其中升學2293人,占比27.04%;出國(境)198人,占比2.33%;各類就業4702人,占比55.44%, 總體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4.81%,在985高校中此就業落實率排名相對靠後。

蘭州大學2021屆就業學生中, 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的有512人, 占簽約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10.88%;到中國500強企業就業的畢業生有618人, 占簽約就業畢業生總數的 13.14%。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22屆畢業生在 「世界500強」企業就業498人,在「中國500強」企業就業590人。 其中就業人數最多的500強企業為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該校2022屆畢業生中, 有255人選擇服務國家、地方基層計畫就業, 其中國家基層計畫為西部計劃和三支一扶,地方基層計畫全部為選調生,選調生考取人數較多的省份有山西、陜西和山東,助力「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