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山小學四年級數學期末試卷,以其超高的難度刷屏全網。小學數學試卷裏面,居然有四道古詩詞題目,還涉及三角函式、函式單調性、物理萬有重力定律,看的我這個專門研究古詩詞圖書出版的人目瞪口呆,別說回答了,都不知它問的是什麽,想達到什麽目的。下面,讓我們逐一見識一下這四道題:
第一題:
首先,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六首,題目沒交代清楚是哪首,故意含糊不清,本身就是一種低劣的、人為設定障礙的手段:
【歸園田居】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裏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杇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其六
種苗在東臯,苗生滿阡陌。
雖有荷鋤倦,濁酒聊自適。
日暮巾柴車,路暗光已夕。
歸人望煙火,稚子候檐隙。
問君亦何為,百年會有役。
但願桑麻成,蠶月得紡績。
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這六首中,其一和其三出現在中學階段的語文課本中,小學根本就沒學過。好吧,有些小學生會背幾百上千首古詩,命題者是為了擴大小學生的知識面,煞費苦心。那讓我們看看其一和其三中,哪句詩是答案吧。
題目中,那個余弦值對應的角度是 30 度,答案難道其一中的「一去三十年」?難道僅僅因為有個「30」,就把二者這樣牽強附會地聯系起來了嗎?存疑。
讓我們再看看其三,裏面涉及角度的詩句,恐怕只有一句「帶月荷鋤歸」。難道陶淵明扛著鋤頭歸來,鋤頭柄搭在肩膀上,與肩膀成30度角?不能吧,因為扛著鋤頭走,那個角度是可能隨時在變的啊。還是存疑。
難道命題者是從課外那四首中命題的?但我把那四首讀了好幾遍,也沒找到哪句詩能作為答案。錯了,不是四首,是六首。我把這六首詩都看了n遍了,還是一頭霧水,還是請朋友們幫我找一下答案吧,找到了別忘了寫作評論區裏,謝謝。
再看看第二題:
【夢遊天姥吟留別】可是高中階段最著名的長詩之一啊,居然拿來考小學生了,好吧,這是為了選拔人才:
【夢遊天姥吟留別】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首先想到「天台四萬八千丈」這句,這裏提到了「四萬八幹」,即 48000。這個數位有沒有倍數出現在同一句中?轉念一想不對啊,「四萬八幹」本身是一個數位,但沒有明顯的倍數在同一句中。如果是在考場上,只能在心裏繼續往下背。但我現在背不下來了啊,就直接在剩下的詩句中找吧。終於看到了「千巖萬轉路不定」這句,難道答案是這句詩嗎?似乎沒有其他可能性了吧。如果是選拔人才,這道題好歹還說得過去。
第三題真可謂絕了:
我是文科生,對【琵琶行】很熟,但根本就不知道那串函式是什麽東西,所以根本就搞不清這道題在問什麽。【琵琶行】是中學階段最著名的長詩,沒有之一:
【琵琶行】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誌。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就算我能把這首長詩背下來,也得先搞清楚題目問的是什麽吧。萬般無奈之下,我請教了一個學理科的同學,他幫我解了一下那個函式公式,因為涉及數學符號,我只能把用圖片貼在這裏:
一言以蔽之,命題者給的那串函式公式,意思是單調遞增,小學生懂這個嗎?大概有的小學生懂,我連小學生都不如吧。問題是,單調遞增又和【琵琶行】、琵琶女又有什麽關系呢?經過朋友的耐心解釋,我終於由不知所雲,變成似懂非懂了: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情感變化從悲傷到釋然,再到最終的平靜。函式 f(x)f(x)在(-∞,0)(-∞,0)上單調遞增,可以比喻為琵琶女情感從低谷逐漸上升,最終達到一種平靜和釋然的狀態。
那麽,答案又是【琵琶行】中的哪幾句詩呢?經過反復閱讀、篩選,我覺得恐怕只能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幾句了,各位朋友的看法呢?請在評論區為我指點迷津,謝謝。
最後一題,用一首曹操的詩命題,居然還涉及了牛頓的萬有重力定律,這是穿越呢,還是關公戰秦瓊呢?
不管曹操懂不懂萬有重力,認不認識牛頓,反正命題者肯定認為自己出的題很高明。看到題目,我首先想到的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但馬上意識到自己竄台了,這幾句詩出自曹操的【觀滄海】:
【觀滄海】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那曹操的【短歌行】是怎麽寫的呢?
【短歌行】漢·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䜩,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又是苦苦尋覓,找了幾圈,發現也就「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兩句能和萬有重力扯上關系吧。那麽,這兩句詩是什麽意思呢?「明明如月,何時可掇」的意思是:明亮的月亮高掛在天上,什麽時候我才能夠摘取它呢?這裏的「掇」字意為拾取、摘取。感覺也太像啊?看看其他詩句,似乎更不可能。還是希望朋友們在評論區為我指點迷津啊!
這要是在國外,給小學生出這類題的老師,即使不進監獄,也要被起訴、索賠了。知識是要學以致用的,不是用來賣弄的,特別是對小學生賣弄,是一種嚴重的心理變態行為。這簡直就是教育的恥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