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張筱晨
兩個月的暑假過去,家裏的「小神獸」終於回籠,新學期開始,家長們的心態調整好了嗎?
「我怎麽說你都不聽,非得讓我吼嗎?」
「做了兩個小時的作業,你做了啥?」
「都幾點了玩手機還不睡,我真擔心你開學後上課要遲到!」
......
這不,孩子們才上學幾天,不少家長就陷入焦慮狀態,原因也很簡單:無論咋說,孩子就不改,如何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近日,潮新聞·錢報健康小站、仙居縣第五人民醫院特意舉辦了一場名為「如何聽,孩子才會說」的沙龍活動,為家長們排憂解難。
仙居縣第五人民醫院供圖
據相關統計,中國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今年夏天,仙居第五人民醫院掛牌成立仙居縣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診療(促進)中心,意在讓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得到更系統化的關註。
心理咨詢師、精神科王巧芳副主任醫師從親子溝通的重要性入手開始講解。
仙居縣第五人民醫院供圖
「現在很多孩子所出現的心理問題,或多或少都與父母溝通不暢有關,親子關系不佳繼而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更有甚者會出現陷入焦慮、抑郁旋渦而無法自拔。」王巧芳副主任醫師強調,父母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而傾聽是溝通的開始,不光是用耳朵聽,更要用眼睛去「聽」,用心去「聽」。家長不能一味用成績來衡量孩子的「好壞」,要努力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才能和孩子真正成為一個壕裏的「戰友」。
「以前我以為孩子上學總愛啃指甲是衛生問題,沒想到還真可能存在心理焦慮。」活動後,一位家長特意找到王巧芳副主任醫師咨詢,準備近期帶孩子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