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警惕這項數值升高,情況嚴重時需要換血!福建醫生提醒:很多人存在誤區

2024-11-29教育

孩子皮膚越來越黃,

是因為孕媽橘子吃多了嗎?

新生兒都會得黃疸嗎?

母乳性黃疸要停母乳嗎?

11月21日下午,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兒科(含新生兒科)科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尤金英,副主任醫師伍敏芳,主治醫師林宗正做客福建衛生報【大醫生開講·廈門名醫名科】直播間,詳細科普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截至目前,本場直播觀看和回看量超36萬人次。

警惕病理性黃疸

尤金英在直播中介紹,新生兒黃疸也稱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是因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引起的皮膚或其他器官黃染 ,新生兒膽紅素超過5mg/dl,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兒。它可以是新生兒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癥狀,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

輕度的生理性黃疸對寶寶是有益的,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保護作用; 但如果黃疸出現得太早、膽紅素太高或持續時間太長,就是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大部份發生在新生兒早期,多為間接膽紅素的升高,過高易透過血腦屏障損傷腦細胞,如果控制不佳, 可能會引發嚴重腦損傷、聽力障礙或者肝損壞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那麽新生兒都會得黃疸嗎?伍敏芳解釋,成人膽紅素超過34μmol/L(2mg/dl)時,鞏膜或皮膚可見黃染。新生兒早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特點所致,膽紅素可高於成人,但新生兒毛細血管豐富, 膽紅素大於85μmol/L(5mg/dl)時,才能察覺到皮膚黃染 。正常情況下,足月兒約有50%,早產兒約80%肉眼可觀察到黃疸。

黃疸患兒出院後要定期復查

新生兒黃疸怎麽治療呢?林宗正介紹,多數足月健康的新生兒,其黃疸通常無需幹預,但要密切觀察,生後6-7天,膽紅素峰值會逐漸下降。 對於發病早、進展快且膽紅素水平高的新生兒,光療是最常用且安全的治療方法 。如果光療失敗、溶血或已經出現早期膽紅素腦病,則需要換血治療。此外,一些藥物如人免疫球蛋白、白蛋白、酶誘導劑等可用於輔助治療,但需嚴格遵循使用指征。

母乳性黃疸要停母乳嗎?伍敏芳表示,母乳性黃疸分為早發型和遲發型。早發型在新生兒一周內發生,無需停母乳,鼓勵加強母乳餵養以促進膽紅素排泄。 遲發型通常在生後2周後出現,高峰期一般在生後2-4周 ,由於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可抑制膽紅素的代謝,導致膽紅素存留於孩子的血內時間稍長,但通常沒有什麽危險。 建議為保證新生兒營養及減輕母親心理負擔,可以繼續母乳餵養

「我們不僅要關註一個孩子是否救治成功,還要關註其遠期的生命品質。」尤金英說, 病理性黃疸的寶寶出院後需密切觀察,定期隨訪 。若黃疸值輕度異常,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益生菌或指導正確餵養,以促進膽紅素排出。 對於有先天性疾病、感染或肝膽發育問題的寶寶,出院後需更加小心 。若寶寶出院後食欲下降、膽紅素值迅速升高,可能是餵養不當或其他疾病所致,需重新入院觀察和治療。

直播中,互動環節氣氛十分熱烈

眾多觀眾向三位專家提問

尤金英:很多媽媽有個誤區——寶寶多喝水黃疸就能排出去,這是錯誤的。 膽紅素是經過糞便排泄 ,不是經過尿液,所以多喝水多排尿,並不能加快黃疸的排泄, 一定是多喝奶,大便多了才能夠排泄出去

病理性黃疸主要還是靠藍光來治療 ,益生菌的目的是促進膽紅素在腸道裏面分解,排泄出去,減少肝腸迴圈,它對一些生理性黃疸可以起到一點幹預作用。如果是病理性黃疸,也可以吃,但是它並不是最佳和唯一的治療手段。

伍敏芳:皮膚黃不一定就是黃疸引起的, 貧血、母親食用含胡蘿蔔素食物過多、先天性遺傳性疾病、先天性膽道發育異常等 都有可能出現皮膚的黃疸。但皮膚的黃疸是否屬於新生兒黃疸,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另外,不光是橘子,常見的還有胡蘿蔔、南瓜,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 哺乳期母親如果短時間內食用過多 ,血液裏胡蘿蔔素含量過高,機體黃色素代謝異常,可能導致皮膚變黃, 一般停止食用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恢復 ,這和新生兒黃疸的發病機制是完全不同的。

03

藍光治療的原理是什麽?有沒有副作用?

林宗正:藍光治療的原理主要是 促進體內的未結合膽紅素轉化為一種水溶性的物質,可以透過尿跟膽汁直接排出 。以前技術還不太發達,藍光治療會有一些發熱、皮疹、腹瀉之類的副作用,但現在采取冷光源的藍光治療,這些副作用幾乎都沒有了。

↓↓↓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福建衛生報、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承辦單位: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特別鳴謝:大福盛薈健康餐食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遊章友、梁睿 攝影:章立強

主持:陳香 導播:周千藝 助理:陳筱蔚

攝像:陳昶曄、洪浩炎、章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