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於10月30日4時27分發射,此次執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3名航天員組成。其中,王浩澤是中國首位女性航天飛行工程師,本碩都畢業於東南大學。
2008年,王浩澤以優異成績考取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2012年保研至本校工程熱物理專業。畢業後,王浩澤依然與老師們保持聯系,逢年過節發來溫馨問候。10月29日,王浩澤碩士導師,時任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教授顧璠特地趕來學校接受記者采訪。聽聞自己的學生成為一名航天工程師,並且坐上火箭「上天」,顧璠一點也不意外,在他印象中,求學期間的王浩澤一直是一個有追求,有計劃,敢挑戰的優秀青年。
「工程熱物理專業主要圍繞能源與動力領域展開相關研究,所謂能源就是把其他能量轉換成我們需要的能量,動力就是推動汽車、輪船、飛機、火箭等執行等。王浩澤進組後,更偏向於動力的研究。鑒於她綜合素質很高,我給她安排了一個專業性非常強,難度非常大的探索性科研課題,是關於新的動力迴圈裝置的構想。」顧璠說。
難到什麽程度?「簡單來說,國際上至今都沒有誰提出該前瞻性想法。即使很難,但王浩澤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做出了階段性的成果。以她當時碩士研究生的知識儲備和科研水平,已經完成得非常好。這段科研經歷也為她後來進入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工作,從事火箭發動機工作,並成為中國女性航天飛行工程師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在采訪中,顧璠還提到一個細節,王浩澤做起科研來非常認真有條理,在她的桌子上常常貼著小紙條,寫滿工作計劃和任務,自己給自己設定考核標準,「紙條上細致到這個月做什麽,導師提出了哪些建議,應該如何一步步實作,這一點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從本科生到研究生不同的主攻方向,從鉆研新型火箭發動機到坐火箭上天,這麽多年,王浩澤一直不斷涉足新的領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我為她感到驕傲,為她感到高興,也祝賀她的星際旅程順利、愉快。」顧璠說。
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鄭曉紅是王浩澤本科生班主任,王浩澤是她帶的第一屆學生。「當時我帶的本科班大概28個同學,一直帶到他們2012年畢業。王浩澤在班集體中的表現十分優秀,最突出的就是學習成績非常好,經過4年堅持不懈的刻苦學習,她當時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績保送到東南大學。她本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但她還是留在了東大,選擇顧璠老師作為碩士生導師。」鄭曉紅回憶,王浩澤不僅自己學習好,還會主動幫助班級裏的其他同學,大家遇到什麽問題都會找她解答。
是學霸還是運動健將,在校期間的王浩澤體育成績突出,喜歡跑步,還曾參加了校田徑隊,也正因為當年的堅持鍛煉才為王浩澤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東大體育系老師表示,王浩澤曾代表學校參加江蘇省17屆運動會高校組田徑比賽,並獲得4x400公尺的冠軍。
時任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朱小良教授回憶,當時曾給王浩澤所在班級上過專業課,王浩澤是一位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由於她表現出色,積極要求進步,在同屆同學中她最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朱小良介紹,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原南京工學院動力系)是典型的工科院系,於俊崇、黃其勵、宣益民等12位元兩院院士先後在學院學習工作過,眾多畢業生進入了國家重點行業領域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潔
通訊員 唐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