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數據顯示:醫學、理學等學科考研熱度不減

2024-11-30教育

最新一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已公布。據統計,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388萬,較2024年報名人數再次降低50萬,是10年來第二次下降。與此同時,中國碩博的招生、培養規模持續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逐年上漲。一升一降之間,考研會變得更簡單嗎?

報名人數的減少可能意味著競爭個體數量的下降,但考研難度卻與招生規模的擴大振幅、部份高校部份專業推免人數增加,以及各高校各專業具體的招生計劃調整等諸多因素有關。

【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研究發現,雖然近年來「考研熱」降溫態勢顯現,但考研上岸難度並沒有因此降低。「二戰」「三戰」成功率下降、「逆向讀研」比例持續上升等體現出考研競爭依然激烈。

非「雙一流」院校「二戰」成功率持續下降

就業藍皮書研究發現,隨著考研競爭的日益激烈,應屆本科畢業生在初次考研中未能成功的情況更加普遍。根據某機構編制的【2023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474萬人;而根據教育部釋出的數據,2023年共招收碩士研究生114.84萬人。除掉保研的人數,留給考研者的競爭名額更為有限。

2023屆畢業半年後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本科生中,有80%的人已經參加過研究生考試,這表明正在準備考研的學生大多數是二戰考研。但「二戰」「三戰」的成功率在持續下降。數據顯示,畢業後準備考研的本科生群體中,三年內成功考上的比例從2018屆的43.1%下降至2020屆的39.9%。不過進一步分析我們註意到,「雙一流」院校畢業生二次(三次)考研的成功率近四屆較為穩定,2020屆為51.0%。非「雙一流」院校畢業生二次(三次)考研成功率則下降明顯,從2017屆的43.7%降至2020屆的37.7%。

部份學科考研熱度不減

醫學、理學、法學計劃「二戰」比例高

雖然從整體看,「考研熱」有降溫趨勢,但部份學科的讀研熱度並未減退。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農學(28.8%)、理學(27.8%)、醫學(27.3%)的讀研比例連續三屆均達到或超過25%。相關學科特點,或對應的就業市場對高學歷人才需求大,會促使學生為了更好的職業發展選擇讀研。其中,農學和理學呈現出持續上升的趨勢,2023屆較2019屆(農學:22.8%,理學:23.3%)增幅分別為26%、19%。

從脫產備考的角度來看,2023屆本科生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比例(5.6%)較2022屆(6.7%)有所下降,這與考研難度的增加、就業市場的壓力等因素有關。但從學科來看,醫學、法學、理學畢業生暫不工作計劃境內考研的比例較高(分別為9.1%、8.5%、7.6%),且其中「二戰」比例均超過80%(醫學:86%,理學:84%、法學:83%)。相關學科的畢業生希望透過學歷提升增加就業競爭力,對考研相對也更執著。

據麥克思研究院數據說明:

2023屆本科生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於2024年3月初完成,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4.3萬。2022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於2023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3.5萬。2021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於2022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5萬。2020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於2021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4萬。2019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於2020年3月初完成,收回全國本科生樣本為12.6萬。

麥可思曾對2019屆、2018屆、2017屆大學畢業生進行過畢業半年後培養品質的跟蹤評價,並分別於2022年底、2021年底、2020年底對其全國樣本進行了三年後的再次跟蹤評價,三屆全國本科生樣本均約為2.5萬。(策劃:趙瑩 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