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增量政策適時推出

2024-07-31三農

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中國經濟穩健執行。但外部環境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等矛盾凸顯,下半年穩增長政策亟須加力。

據新華社訊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

政治局會議明確,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

日前召開的黨的三中全會提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及時推出一批條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舉措。

多位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政治局會議對形勢的判斷更加關註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政策基調更加積極,強調政策取向一致和改革舉措盡快落地,預計下階段將有力度更大的增量政策出台。要采取更大力度甚至超預期的舉措穩定經濟,更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

政策著力點轉向惠民生促消費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體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上半年同比增長5%。節奏來看,一季度經濟超預期開門紅,二季度增速回落。一季度GDP同比增長5.3%,高於市場預期的4.9%和去年四季度的5.2%;二季度增速回落,同比增長4.7%。

年初制定的全年經濟增速目標為「5%左右」,上半年GDP同比為5%,下半年GDP權重更大(53.4%),因此同比增速仍要保持在5%左右。考慮到二季度經濟增速回落、下半年同期基數較二季度擡升,下半年穩增長壓力或進一步加大。

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執行出現分化,重點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這些是開發中、轉型中的問題,既要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積極主動應對,又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發展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

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日前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高品質發展紮實推進,主要宏觀指標符合預期,同時也面臨一些困難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一些地方財政困難,表明中國經濟恢復還不夠強勁,不同地區、行業、企業之間存在分化現象。下一步要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作更為均衡、普惠、包容的發展,一靠政策給力,二靠改革發力。

當前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底部徘徊,經濟內生修復動能仍需加強,恢復和擴大需求仍是未來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

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願,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老、育幼、家政等消費。要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擴大有效投資。

會議指出,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大力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要有力有效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結束渠道。

近段時間以來,擴大內需政策不斷加力。比如,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近日又迎來重磅政策支持。國家發改委、財政部25日印發【關於加力支持大規模裝置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幹措施】,統籌安排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加力支持「兩新」。

政治局會議提到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服務消費對拉動第三產業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最佳化經濟結構,還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進而促進居民收入增加。特別是文旅、養老、育幼等領域的服務消費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巨大,是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經濟政策的著力點也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消費從根本上取決於三個方面:消費能力(收入)、消費意願(醫療養老教育等社保體系的完善程度)以及供給的適配性。如果這些根本問題不解決,消費很難大幅增加。

提振消費不能僅靠刺激,而是要推動改革、完善機制。羅誌恒認為,要進一步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結構,透過完善稅制、增加轉移支付、加快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等方式,提高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快推進農民工市民化行程,穩定農民工預期,提高邊際消費傾向。放寬旅遊、文化、醫療、養老、教育培訓和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領域的市場準入,同時加強標準建設和有效監管。

韓文秀表示,要紮實推動人民群眾和企業可感可及的改革。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將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勞動者薪資決定、合理增長、支付保障機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

財政、貨幣政策如何更加給力?

具體到下半年財政政策重點方面,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要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三保」底線。

羅誌恒對第一財經分析,未來適時推出財政增量政策比較受關註,這可能是增發國債,或者在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基礎上增加規模,也可能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及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比例等。目前看,更需要總量政策,提高財政支出規模。

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廣義財政支出約17.2萬億元,同比下降約2.8%。

相比於財政增量政策,加快落實已有的積極財政政策是當前財政發力的重點。今年以來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發行進度明顯慢於去年同期。在4月底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後,此次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及,專家普遍預計下一步地方新增專項債發行會提速。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目前,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發行了3630億元,剩余的637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將在未來四個月內完成發行。

在貨幣政策方面,政治局會議提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貨幣政策延續了過去一段時間的提法,但與4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相比,貨幣政策表述出現微調:將「要靈活運用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等政策工具」調整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將「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調整為「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並新增了關於人民幣匯率的表述。

近一段時間,貨幣政策不斷發力,央行先後下調7天期逆回購、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創設臨時隔夜正逆回購,MLF的政策利率色彩淡化,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將發揮基準政策利率功能,新的調控框架已基本成型。

基於此,有市場分析認為,再次降息的可能性雖然沒有完全排除,但機率不高,降準則存在一定可能性。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這或許預示著穩匯率的政策權重有所上升,進而可能會對進一步降息形成掣肘。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在7月央行降息、引導LPR報價下行之後,接下來為支持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三季度降準也有空間。另外,在二季度金融「擠水分」取得明顯效果後,三季度銀行有可能借勢央行降息,加快信貸投放,這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個重要發力點。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預計,接下來央行將繼續用好總量和價格工具,下半年存在再度降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與此同時,隨著美聯準三季度末可能轉向降息,中國政策利率下調的空間還將進一步開啟。

另外,政治局會議還強調,要持續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要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堅持消化存量和最佳化增量相結合,積極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完善和落實地方一攬子化債方案,創造條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風險。要統籌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