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西昌這個古村在「鏡頭下」重塑

2025-01-11三農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樂怡稼

大石板村(西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1月8日,「冬日暖陽·最安逸是西昌」大型采風調研在西昌展開,此次調研走進了大石板古村。隨著鄉村旅遊不斷升溫,大石板古村將茶馬文化和民族文化融入古村的打造和建設,如今的大石板村已經成為了青山綠水、「網紅地標」、民宿旅拍、文旅融合的代名詞,處處呈現出農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的精彩畫卷。

歷史與文化 交融新生

大石板,原叫大佛場,是個有著600年歷史的古村落。據【西昌地名詮釋】記載:明代在鵝掌河邊始建集市貿易,清道光時,鵝掌河洪水泛濫,沖毀集市,便將集市遷到大石板,在改集修街中挖得一罕見的巨石,故名。

大石板始建於明代,重建於清代,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鎮和驛站。舊時,這裏是西昌至普格、寧南的必經之地,來往行人客商都要在此食宿。街上,旅店、馬店、茶館、酒肆、商鋪、作坊一應俱全,商賈雲集,熱鬧非凡。

大石板村 (西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然而,時光逝去,這裏逐漸陳舊破敗,村民大多外出務工,不少宅基地和農房長期閑置,發展陷入「困境」。

2019年,被譽為「文旅融合」的元年。這一年,大石板鄉村振興一期計畫啟動,開啟了蝶變之路。以保留古村文化和村落原貌為核心,對傳統鄉村文化進行重構,透過修舊如舊、修新如舊等建築手法,讓古村有了「面子」,更實了「裏子」。

蛻變後的大石板村黛瓦青磚、古寺巍峨,田園般的閑適成為市民與遊客的「詩和遠方」。同時,大石板社群依靠「古村落+新民宿」的雙輪驅動,透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三變」,從傳統農業、漁業開始向旅遊康養產業轉型發展,逐步實作市、街道、村社群的功能互補,助推城鄉融合發展。蛻變後的大石板村黛瓦青磚、古寺巍峨,憑借田園般的閑適成為市民與遊客的「詩和遠方」。

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秋晚會一處外景拍攝地落地大石板村,成為西昌鄉村旅遊新地標。同年12月,大石板社群入選四川省首批100個省級鄉村文化振興樣板村。

如今,憑借獨特的文化底蘊和風貌打造,大石板古村讓這裏成為高人氣打卡點,眾多知名博主、旅遊愛好者紛紛在各大網路平台上釋出旅遊攻略。

旅拍與古村 雙向奔赴

隨著人們對旅遊體驗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拍」應運而生。隨手開啟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在遊客們分享的大石板村旅行攻略中,總能看到不少唯美的彜族服裝旅拍。這種場景化的展示不僅吸引著線上使用者的關註,也激發了他們線下打卡的沖動。

如今,「民族風」旅拍已經成為遊客打卡大石板村最熱門的方式。「景區+民族服飾」的模式帶來了新流量,也為周邊村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吃上了「旅遊飯」。

遊客在大石板村打卡留念 鄭雲 攝

「旅拍熱讓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充分結合,展現出了我們大石板村的獨特風韻。」家住大石板村的宋維在靈鷹寺旁開了屬於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專營民族風寫真拍攝。

旅拍產業的興起,不僅吸引了大批熱愛旅拍的遊客前來打卡,更透過旅拍將民族服飾文化、古村的秀美風光、彜族的傳統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助推大石板村地域旅遊品牌的建設。

此外,為進一步維護旅拍市場秩序,西昌市海南街道辦積極對接文旅主管部門,針對旅拍類新興業態及時制定出台【大石板旅拍行業高品質服務標準】,對重拍服務、標準合約保障服務、底片贈送等方面提出明確規範,創新開展大石板旅拍行業標準合約服務,讓消費者經充分溝通後簽訂【大石板旅拍行業標準化合約】,杜絕企業在服務過程中出現中途加價、二次消費等問題,促進大石板旅拍行業健康發展。

「文旅+旅拍」進一步釋放了景區經濟活力,讓新業態帶動和連結住宿、餐飲等各種旅遊資源持續發展,為海南街道的文旅產業賦能,助推了鄉村全面振興。

發展至今,大石板古村已有63家旅拍門店,今年元旦節,大石板古村第一家官方指定合作旅拍中心「古村裏」正式官宣投運,以打造西昌特色旅拍產業集散中心為目標,透過多元創新、產業融合和遊客共創等方式,為遊客提供地域化、民族味、國潮範、藝術性、時尚感兼備的一站式高品質旅拍體驗。

啟用「一池春水」 鄉村振興再添發展動力

大石板古村火熱的人氣背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厚積薄發。

大石板村(西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2021年底,大石板村二期計畫以「邛海田園,古道人家」為主題啟動,2022年11月3日正式亮相,新舊文化在此相融,傳承與創新相輔相成,打造了一條集古村風情遊覽環線、田園度假遊覽環線、運動研學遊覽環線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帶。

有「家底」還需會經營,把握機遇更需戰略指引。

大石板村以發展鄉村旅遊為契機,以民宿為主導村域產業,規範建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探索盤活用好古村歷史遺跡、自然風光等集體優勢資源資產的有效實作形式,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實作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

同時,成立大石板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積極探索流轉經營、入股經營、委托經營、自主經營等模式,引進知名民宿品牌,規劃打造特色、精品民宿,在設計中融入大石板村獨特的土坯房文化、茶馬文化,展現鄉村風貌,為來往遊客提供融入自然、文化與生產生活方式的沈浸化體驗。截止到2024年年初,全村已有415戶參與經營,平均每戶年收入2萬余元、年增長48%。

目前,大石板村的靈鷹寺網紅墻、幾何書店、白蠟博物館、五省會館等文旅融合創新場景已成體系,大石板建川音樂傳習所讓音旅相融的篇章,從這裏起筆。從春到冬,新春遊園活動、大石板巡遊、鄉村音樂節、茶馬文化假日體驗季、清明主題活動……一項項精彩的文旅活動,以獨特的人文體驗豐富和擴充套件了西昌旅遊格局,也讓大石板村成為了西昌的文旅新引擎。

本網(平台)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授權,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映像等任何使用。

本文來自【四川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