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都說種地養殖是「靠天吃飯」,任何自然災害的發生對農牧業來說都是一場生死考驗。當然市場供給關系的變化,也左右了很多農牧企業掙錢與否的關鍵。
例如去年豬肉價格的下跌,令大部份與豬肉相關的上市企業都陷入了發展困境,專註包裝肉和冷鮮肉的雙匯發展也沒有逃脫這一命運。雖然和溫氏、新希望等養豬大戶相比,雙匯發展沒有巨額虧損的煩惱,但業績低迷卻是事實。
今年第一季度,雙匯發展營收143.08億元,同比下降8.92%;歸母凈利潤12.72億元,同比下滑14.54%。不過值得註意的是,自今年以來,豬肉價格開始持續上漲。據數據顯示,7月第三周全國豬肉平均價格29.27元/公斤,同比上漲25.9%。
今年上半年溫氏、神農等養豬大戶都實作了扭虧轉盈。持續多年的「豬周期」或許開始漸漸消退。這對於豬肉整個產業鏈來說無疑是個好訊息。只是在行業回暖之際,雙匯發展能否走出業績陰霾再攀高峰,卻不是件易事。
周期之下業績下滑
2018年國內爆發非洲豬瘟,從東北一直蔓延至湖南、浙江等南方省份,至此拉開了史上最長「豬周期」的序幕。生豬產業鏈裏的企業們,也如豬肉價格一樣不斷起起落落。
翻看雙匯發展近幾年的財報,非常符合「豬周期」的發展規律。2019年豬肉價格開始上漲,雙匯發展營收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2020年豬價持續高位,其營收一舉來到了739.35億元。
然而隨著2021年豬價開始滑落,雙匯發展業績也陷入了低迷。2021—2023年,其營收分別為667.98億元、627.31億元和600.97億元。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降至2019年水平。
從表面上看,雙匯發展的困境和「豬周期」緊密相連。但是2021年雙匯太子萬洪建在網路上發表的一篇名為【萬洪建:我眼中的父親和萬隆】的文章,卻直接將雙匯發展的隱憂暴露在大眾面前。
文章提及雙匯發展母公司萬洲國際提高進口價格,大量進口美國豬肉六分體,造成雙匯損失8億元以上。那麽2021年雙匯發展的業績下降,就並非外界認為的豬價萎靡所致,而是受豬肉進口差價影響。
在文章發表後,雙匯發展股價大跌,市值蒸發超50億。雖然萬洲國際釋出公告稱,文章不具真實性且有誤導傾向。但該事件的出現也說明內部爭鬥已經影響了雙匯發展的業績表現,或者說高層對於雙匯發展的方向已經出現了分歧。
2013年雙匯國際也就是日後的萬洲國際,斥資71億美元收購了當時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商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劍指國際市場。對於雙匯發展而言,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不僅能夠解決冷鮮肉和凍肉的產能問題,也可以將西式包裝肉的生產工藝引入國內,增加產品內容。
看似是一場雙向奔赴,但實際上雙匯發展2014—2018年的業績卻是在原地踏步。營收規模一直在450億-520億區間,增長振幅不大。直至豬周期的到來,豬價提升才迎來營收大漲。
與此同時,天價收購令萬洲國際資金見肘,雙匯發展也就成了「現金奶牛」。2021—2023年雙匯發展的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44.97億元、34.65億元和24.25億元。
高分紅的背後自然是雙匯發展的財大氣粗,但分紅過高直接導致現金流減少,對於一家重資產型別公司並不是好事。更為關鍵的是,如今的雙匯發展,其盈利能力早已大不如從前。
主業低迷,副業遲緩
雙匯發展董事長萬隆曾多次對外界調侃自己就是個殺豬的,這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殺豬,把豬殺好。從小小的漯河肉聯廠,發展到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雙匯發展的產業模式非常簡單,一直就是殺豬賣肉。
當然雙匯發展也有養殖業務,但其主要產業結構只要兩大塊:肉制品和屠宰。眾所周知,生豬的議價權不在養殖商,而在屠宰廠。早在十年前,雙匯發展的生豬屠宰量就位居全國前列。透過自身在屠宰領域的優勢,再輔助肉制品產業,實作利益最大化。
專心做一件事讓雙匯發展不斷壯大,然而在步入新消費時代下,雙匯發展似乎在屠宰和賣肉上都遇到了阻力。
據國信證券研報數據,2023年雙匯發展的生豬屠宰量約為1269萬頭,而十年前的2013年,雙匯發展的生豬屠宰量為1331萬頭。值得註意的是,牧原股份2023年生豬屠宰量為1326萬頭,或已超越雙匯發展成為行業第一。
很明顯在屠宰業務上,雙匯發展並不想擴大,主打維持穩定。為什麽采取這樣的戰略呢?一方面屠宰行業的特點很明顯,投資大、高周轉、低利潤。雙匯發展近些年的屠宰毛利率僅在6%左右,並不太賺錢。
另一方面,在並購史密斯菲爾德後,可以用進口方式彌補屠宰量的缺失。並且國外養殖技術發達,生豬產業鏈成熟,生豬價格要比國內低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實作了降本。
也就是說,屠宰的生鮮肉只是雙匯發展的「副業」,加工的肉制品才是其盈利來源。不過現實是,被譽為「現金奶牛」的肉制品產業近些年也在不斷萎縮。
2021—2023年其包裝肉制品營收分別為273.5億元、271.89億元和264.14億元。三年時間縮水了近10億元。在毛利率變動不大的情況下,直接影響的就是其盈利能力。
2023年雙匯發展歸母凈利為50.53億元,和營收規模相近的2019年,歸母凈利相差了3.85億元。至於為什麽包裝肉營收下滑,相信不用猜也知道。
眾所周知,雙匯發展的包裝肉產品主要以火腿腸、午餐肉等腸類為主。如今在消費升級之下,各種速食產品層出不窮,國內各大品牌的泡麵都開始不好賣了,作為泡面伴侶的火腿腸自然也難逃銷量下滑的命運。
盡管雙匯發展的產品並不只有火腿腸,也有美式培根、爆漿芝士腸等其他產品。但是在肉食革命爆發的新時代,雙匯發展的火腿腸已經很難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從根本上講,雙匯發展需要的是一場產業轉型。
預制菜會是新出路嗎?
相信雙匯的王中王、Q趣等火腿腸,大家都買過吃過,也曾經是家中的必備食品。但在飲食健康理念之下,亞硝酸鹽的添加、澱粉過多不健康等因素導致大眾對火腿腸有了別樣的看法。很多消費者都說現在雙匯的口味變了,其實不是雙匯變了,而是在消費升級之下,大眾對飲食有了更高的要求。
其實像光明肉業、金字火腿等知名包裝肉企業都面臨著品牌老化、產品陳舊的難題。只不過雙匯發展得益於強大的知名度以及渠道能力,市場抗風險性強大。但歸根結底雙匯發展在產業上面臨的依舊是創新難題。
在去年底舉行的2024廠商發展研討會上,雙匯發展明確了堅持「多元化、國際化、數位化」的經營方針,大力開展中式產品工業化生產、完善冷鏈物流。並且在包裝肉產品上,由高溫轉向低溫,從休閑食品擴充套件到家庭餐桌。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雙匯發展就開始布局預制菜,結合此次會議的內容,高端化的低溫產品以及需要冷鏈運輸的預制菜、速凍食品是其未來產業轉型的兩大方向。不過在這兩大賽道,競爭者層出不窮,雙匯發展想要做出一番成績並不容易。
首先,在火腿腸等高溫肉制品「失寵」之下,近些年以純肉烤腸為代表的低溫肉產品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據頭豹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低溫肉制品市場規模為4348億元,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086億元。
低溫肉制品作為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自然也吸引了無數玩家。僅在中式烤腸賽道,就有東方甄選、鋒味派等互聯網品牌,也有三全、安井等速凍企業的參與。雙匯發展雖然在品牌上深入人心,但在行銷、冷鏈上還有著明顯的不足。
其次,預制菜雖然充滿了諸多爭議,但確實是餐飲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不過這個萬億大賽道比低溫肉制品還要內卷,對手實力要更加強勁。例如溫氏股份、新希望、千味央廚等都在布局預制菜,甚至還有不少上市企業跨界而來。
不可否認,背靠屠宰業務,雙匯發展在預制菜領域有著天然優勢。目前在產品上有半成品、成品和方便速食三大類產品,涵蓋了八大菜系供消費者選擇。並且開始和餐飲連鎖企業合作,進軍B端領域。但預制菜能否成為雙匯發展的第二曲線還有待市場觀望。
結語
屠宰和進口,是雙匯發展包裝肉制品的基石。不過正是因為過於看重成本上的控制,才導致其忽略了包裝肉產品的創新。在消費升級和豬周期雙重影響之下,雙匯發展的業績才會止步不前。
渠道和品牌是目前雙匯發展的最大優勢,在全新戰略之下,布局預制菜和低溫高端產品都是在順應消費潮流。不過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將全新工業化產品拓寬到消費和商業市場,本質還是對於雙匯發展產品創新和市場行銷的一場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