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80年代用過的8種工具,用過的人都老了,還認識幾種?滿滿的回憶

2025-01-11三農

在80年代的農村,都在家裏面種著一畝三分地,很少有人外出的,那個時候不是在家裏種地,就是在附近做點零工來維持生活,這樣的生活卻過得非常的清貧,每年的三四月份就是青黃不接的時候,糧食嚴重的不夠吃。

那個時候的農村都是靠人力來勞動,用過的一些工具,幾十年過去了,很多都消失不見了,用過這些工具的人也都老了,不知道大家還認識幾種,看到這些老物件滿滿的都是回憶。

第一種是木水桶

80年代的農村都是挑水喝的,在小吳家鄉村裏面就有一口常年不斷的水井,這口水井的水就是供給我們這個村裏面的人生活用的。到了早上,晚上,就有很多的村民挑著木水桶去井裏面挑水。

家裏面就用一口大水缸裝水,小吳家那時候家裏面養有豬,每天用水量比較多,一天就要挑好多水,家裏面那口水缸都可以裝1000斤以上的水,這個水缸還是我老爺爺曾經用過的。

這樣的木水桶挑一擔水都有120斤以上。現在這個木水桶還在家裏面,已經成了古董了,家裏已經用上自來水了。

第二個鍘刀

家裏面也都會養豬養牛,種植的一些花生苗,稻草,紅薯苗都要用來餵豬餵牛,為了方便切就買了一把鍘刀。

這把砸刀就可以把這些紅薯藤,還有這個花生苗、稻草切碎,然後用來餵豬餵牛,如今這把鍘刀也用不上了,很多家裏都不餵豬了。

第三種老物件是耙

耙是農村用來耕田的一種農具,家裏都是種田的,到了春耕的時候,把田用犁犁過來,然後再把它耙平,才能夠插禾苗。這種耙就是鐵制作的,上面是一根比較堅硬的木棒,把這個齒安裝在木棒上面,在上面有一個扶稈,前面搞兩條繩子給牛來拉。

第四種是牛嘴套

記得那時在田埂上面都會種一些黃豆,在犁田的時候牛老是在偷吃黃豆,或者是別的莊稼,農村人就用竹子編了一個牛嘴套給牛戴在嘴巴上面,這樣它就吃不到了。這也算是農村人的一個小發明吧。

第五種是曬墊

曬墊它是請篾匠師傅來制作的,用那種楠竹編織而成的,比較大一個,一床曬墊可以曬100來斤的稻谷,曬在地上便於收。

如今,農村好多都蓋了樓房,樓房有這個坪或者是樓頂都可以用來曬稻谷,所以以前這種竹制的曬墊就派不上用場了。在小吳家,還有幾個曬墊收藏在那裏,已經成了老古董了。

第六種是牛彎

牛彎這個工具是用來犁田耙田的,是從山上砍一些彎的樹枝,V字形的,然後把它加工,磨平一下,套上繩子可以放在牛的背上面,用它來拉犁拉耙耕田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

第七種是蓑衣

蓑衣,在農村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雨天用的工具,在下雨天為了方便幹農活,就會披上蓑衣,戴上鬥笠,所以是用農村一種叫做棕樹的皮毛來編織而成的,這要請棕匠師傅來編織。

如今都是用雨衣了,或者是雨靴,曾經的那種老式的蓑衣,鬥笠,很少有人用了,用雨衣比較方便,家裏還有好幾部蓑衣,都成了老古董了。

第八種是鬥笠

這種鬥笠在小吳的家鄉,現在還有在用,不過現在種田的少了,使用的頻率沒有那麽高了。

這種鬥笠,也是用竹子編織而成的。在我們湖南新化,一般都是懷化那邊的人編織起來,去我們那邊售賣的。現在一個鬥笠都要賣到五十塊錢呢。

朋友們,以上所介紹的8種工具,在你的家鄉是否還有呢?有沒有用過啊?用過這些的人都老了,80後都是40多歲了,你還認識幾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