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鹹豐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駛入快車道

2024-08-01三農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通訊員彭信瓊、曹征服)日前,鹹豐縣農業農村局的相關統計顯示,鹹豐縣立足山區實際,以「茶、果、藥、豬」產業為重點,發展農業企業218家(規上企業2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1124家,家庭農場1554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穩量、提質、增效的主力軍。

通訊員杜迪納 攝

近年來,鹹豐縣加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度,一大批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為目標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奮楫現代農業。該縣從用電、用地、用水、用氣、稅收優惠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優先支持涉農實體,充分保障一般公共服務產品有效供給。打造「唐崖」農產品公共品牌,授權114家主體使用公共品牌並建立結束機制。科學規劃和建設農產品原產地冷鏈設施、農產品原產地加工用房。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的工作機制推動產業基地建設。在2016年至2022年間,11家農業公司、8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獲得獎補資金7000余萬元。出台【鹹豐縣關於進一步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十條意見】,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新評定為國家級、省級、州級示範的,分別獎勵20萬元、10萬元、5萬元。

為了破解農產品銷售瓶頸,采取搭平台、建專館、辦展會、消費扶貧和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等方式,落實定點幫扶任務,打通農產品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堵點。2020年開始,每年透過「832」平台外銷農產品1億元以上,2023年全縣入駐「832」平台供應商家累計274家銷售額1.85億元。為了完善電商物流體系建設,指導全縣電商產業有序發展,引進浙江余杭區有關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小黃人」全自動智慧物流分揀系統,極大提升全縣物流體系能力水平,全縣物流實作了192個村的全覆蓋。此外,全縣建成供銷農村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點60個,郵政農村電商物流綜合服務站點100個。

通訊員杜迪納 攝

結合縣域全域旅遊生態文化資源優勢和「一村一品」產業開發任務,鹹豐縣著力推動「基地景區化」、「產城一體化」、「景城融合化」等產業工程,全縣集中力量打造了12個紅色村莊、32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和1個縣級農產品加工園。以茶企為主的100余家主體(合作社、家庭農場)實作「在城裏有店、在鄉(鎮)有廠、在村裏有產業基地」。曲江鎮灣田村、唐崖鎮彭家溝村、清坪鎮龍潭司村等10余個鄉村休閑旅遊村的農副產品基本實作就地產銷,其中唐崖鎮彭家溝村的恩施本地黑豬肉就地銷售額一度突破1.1億元。

目前,全縣特色產業面積穩定在110萬畝,其中白茶28.3萬畝,油茶9.6萬畝,藤茶3萬畝,中藥材面積10萬畝,生豬年出欄41.9萬余頭,農業經營以「自然農戶」為主轉變為以「法人農戶」為主,為山區現代農業經營體制轉型積累了典型經驗。並先後被授予「湖北省生豬調出大縣」、「中國富硒白茶縣」、「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生態富硒稻米之鄉」等多項金字招牌。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註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使用者推播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資訊,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線上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