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 李亞偉 通訊員 張誌超 周玉廷 張寧
「你的4畝地小麥已經收割完畢,已經在你們村的糧食收購點存起來了。」近日,山東省濟南市一處物流園內,張洪偉接到來自封丘縣老家的電話,地裏小麥歸倉,心中石頭落地。
前幾天,太陽就將麥粒曬得嘎嘣脆,張洪偉開始焦慮起來:「就這4畝地,劃得著跑一趟嗎?」
「老張,你今年要是不想來回跑了,我給你發個‘田管家’小程式二維碼,你叫個‘滴滴收割機’替你收了妥了。」李莊鎮朱寨村黨支部書記朱現林的一通電話讓張洪偉不再猶豫,安心待在濟南工作。
朱現林說的「田管家」張洪偉知道:去年縣裏打響溝渠連通大作戰,全縣1579公裏「水網」暢通後,田間地頭就掛上了「田管家」的二維碼,方便群眾隨時掃碼報修維護,鄉親們幾乎都掃進去看過。
據封丘縣農開中心主任閆利娜介紹:今年,該縣新增了夏糧收獲求助模組,鄉親們可以透過「田管家」小程式或者熱線電話呼叫「滴滴收割機」,平台智慧化派單給就近的農機手。
「收到張洪偉的求助資訊,我們馬上聯系收割機,並且組織誌願者前往張洪偉的地塊兒。」李莊鎮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李自勝告訴記者,鎮、村組織的誌願者,一是引導收割機收割,二是用鐮刀幫收割機「割地頭」「割漏麥」,三是根據村民需求,直接銷售,或者到收糧點儲存起來。
讓張洪偉焦慮許久的4畝地小麥,農機手劉陽三30分鐘搞定,脫粒後的小麥,由村裏的誌願者運回、儲存。整個過程,誌願者也將透過「田管家」平台進行圖片反饋。
據不完全統計,封丘縣今年因外出務工而需要幫扶收割的麥田面積約5萬畝,該縣組織628支「三夏」誌願服務隊。連日來,當地已累計幫助4000余戶群眾收獲小麥3萬余畝。
封丘縣有句土話叫「省的就是賺的。」張洪偉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沒有耽誤薪資,路費也省了好幾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