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時代變了,互聯網大廠集體動手「拆墻」,背後有何深意?

2024-10-02財經

時代變了,互聯網大廠集體動手「拆墻」,背後有何深意?

極不尋常的一幕幕場景,在中國互聯網大廠間出現了,原本「勢不兩立」的巨頭們,居然握手言和,一夜進入「拆墻時代」:

先是阿裏騰訊在「拆墻」,淘寶官宣新增微信支付,微信上也可以使用支付寶、花唄付款。

阿裏美團在「拆墻」,就在淘寶新增微信支付的同一天, 美團外賣、美團酒店同步上線支付寶小程式。

京東阿裏也在「拆墻」。有訊息稱, 阿裏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即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預計於10月中旬上線。時隔十三年,京東將重新接入支付寶。

……

時代真的變了。當「反內卷」成為新的主旋律,意味著各大巨頭們不能著眼於「零和賽局」,而是要攜手向未來,創造新的增量。互聯網大廠們帶頭集體動手,背後訊號意味深長。

要知道,十幾年來,互聯網巨頭們正是「卷」的代表,它們築起高墻,對外部連結嚴防死守,死守自家山頭。今時今日,大廠們卻紛紛動手,徹底「拆墻」,主動擁抱「最親密的對手」。

這絕不僅僅是互聯網領域的變化,而是折射出最新的時代風向。

曾經,在巨頭林立的APP之間跳轉,是一件極為復雜操作。幾年前,如果你在逛淘寶時看中一件商品,想分享給微信好友,會出現什麽場景?

第一步,點選分享

第二步,選擇微信,生成淘口令

第三步,再開啟淘寶,發送連結

第四部,對方復制連結,開啟淘寶

第五部,點選檢視商品

一個最簡單的需求,在手機上完成操作,卻要輾轉多次。

2020年,阿裏在「關於淘寶的8個冷知識」中,披露了一個驚人的數據:「淘寶每天生成一億個淘口令」。這意味著,每天可能都有幾千萬人在「翻墻」。

事實上,自2013年淘寶與微信正式「分道揚鑣」以後,一邊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一邊是國內最大的社交平台,中間豎起了一道肉眼不可見、無法被翻越的「賽博高墻」。

這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不互聯」網?幾億網民,面對這套復雜且不合理的動作,往往只有一個選擇:遵照執行。

但如今,隨著一步步推進的互聯互通,「高墻」逐漸轟然倒塌。最近密集的「拆墻」動作,實際上一次不斷演變而來的高潮。

從2020年開始,國家陸續出手,進行了反壟斷的調查。2021年9月9日下午,工信部對 遮蔽網址連結的問題 作出行政指導,提出有關即時通訊軟體的合規標準,要求9月17日前各平台必須按標準解除遮蔽,否則將依法采取處置措施。

參加這場會議的企業,包括阿裏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百度、華為、小米、陌陌、360、網易等。光是阿裏、騰訊、百度、字節四家公司,就控制了中國互聯網超過70%的流量。

互聯網「拆墻時代」的序幕 ,此時已經正式拉開。

從邊緣業務板塊開始,先是阿裏旗下餓了麽、優酷、大麥、考拉海購、書旗等套用,開始接入微信支付。

到了2021年年底,微信松綁外鏈,允許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開啟包括淘寶、抖音等外部APP在內的購物、視訊連結;騰訊視訊、騰訊新聞、QQ系的廣告流量也接入了阿裏媽媽。

2023年9月,微信視訊號、朋友圈、小程式等廣告流量可以透過阿裏媽媽UD效果投放,直接跳轉淘寶、天貓商家的店鋪、商品詳情及淘寶直播間。

2023年10月,淘寶支付頁面出現了「微信掃碼支付」的選項。當時淘寶官方回應稱:「微信掃碼支付功能還在逐步開放中,目前只針對部份使用者開放,而且僅有部份商品支持這一支付方式。」

今天,淘寶牽手微信支付,擁抱京東物流,標誌著拆墻 真正 進入了 「深水區」 要知道, 支付工具與快遞物流並稱中國電商行業的兩大基礎設施,若是放在以前,是絕對不容他人 染指 核心 地帶。

如果說,這場跨越十多年的握手言和、攜手共進,大廠們起初是被動的。但今天,他們更願意主動踏出這一步。

「拆墻行動」背後,折射出了 傳統電商巨頭們深深的流量焦慮

過去十幾年,國內互聯網大廠們為了搞全閉環,拼命砸錢築起高墻,逼著使用者「二選一」。結果沒想到,卻被消費降級和直播電商輕輕「擊穿」了。

2023年11月底,阿裏市值首次被拼多多超越。裏程碑之後, 電商江湖不再是二分天下的格局,而是三足鼎立,外加群狼環伺。

快手去年「破萬億」之後,中國電商市場已經有阿裏、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5個GMV超過萬億的平台。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阿裏巴巴和京東都是個位數的「微增」。

阿裏巴巴2025財年第一季度(即2024年二季度)實作營收2432.4億元,同比增長4%,低於市場預期的2498.48億元。京東集團二季度收入達到2,9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該季度淘天集團收入1133.73億元,同比下跌1%。 作為最核心的「頂梁柱」淘天集團,竟然成了七大業務板塊中唯一下滑的。

拼多多釋出2024二季度財報則顯示,本季度營收達到97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86%。

抖音電商和快手電商,還處於雙位數增長的爆發期。

互聯網的生意,本質上是流量的生意。盡管擁有龐大的使用者積累,但淘寶和京東都渴望新鮮血液。

淘寶派出的第一個代表,是主打低價的「淘特」。意圖很明顯,想要透過微信支付, 拿到下沈市場的流量

在第三方支付中,阿裏旗下的支付寶是絕對王者。

從交易額規模來看,支付寶和財付通(微信支付+QQ錢包)已占據93%左右的份額;其中,支付寶大約占53%,微信支付大約占40%,其他所有第三方支付機構(京東支付、美團支付、抖音支付等)合計交易額只占7%。

但在三四線和小縣城,微信支付反而壓過一頭。在2020年,微信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的【微信縣域鄉村數位經濟報告】中顯示:

微信支付在縣城中首選比例高達83%,高於城市使用者的76%。

2021年2月,淘特首次申請入駐小程式和接入微信支付,開始頻繁積極示好。足足等了7個月,淘特才上線了微信掃碼付功能。

這一次,主動的依然是淘寶,但過程似乎順利多了。淘寶終於如願以償,連線到了五環外的下沈流量。淘系商家可以更方便地從騰訊流量池裏淘金。

騰訊看似不是主動的那一方,也並非高枕無憂。因為微信支付增速「慢下來」了。

今年二季度,騰訊三大業務板塊中,網路廣告收入同比增長19.5%,以手遊為核心的增值服務增長6%,以微信支付為核心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僅僅增長4%。

「交易數量持續增長,平均交易額卻下降了。」

這個時候,微信支付打入淘系電商內部,騰訊也能獲得更多高價值消費者,帶動金融科技板塊重回高增長。

同樣的還有京東。淘寶天貓官宣將正式接入京東物流,京東也能收獲一波淘系流量。京東接入菜鳥速遞和菜鳥驛站之後,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多選擇,增加黏性。

獲客成本 越來越高,燒錢的價效比越來越低,合作比 對壘 更符合 使用者 增長的需求。

事實上,放眼全球,一個互聯網「拆墻」的潮流也已經不可遏制地湧動。大洋彼岸的電商巨頭 亞馬遜 ,也從築墻走向了開放,以應對來自Temu、SHEIN的猛烈沖擊。

2023年11月,亞馬遜與Facebook、Instagram和Snapchat等達成合作協定。從此之後,合作社媒平台上的使用者無需跳轉亞馬遜APP,可以直接在站內購買他們看到的亞馬遜產品。

彭博社報道,亞馬遜官方透露這種購物廣告模式使商品點選率提高了70%,有效促進了銷售業績增長。PYMNTS Inteliqence和AWS的研究也顯示,28%的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購買產品。

今年8月,亞馬遜又跟TikTok簽署了合作協定。

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樂於見到平台之間「和好如初」。當下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需要巨頭們支棱起來。

今年8月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宣布,阿裏巴巴已完成三年整改。

這份公告旗幟鮮明地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指導阿裏巴巴集團持續規範經營:

進一步提升合規質效,加快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為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增強國際競爭力提供堅實保障

對此,阿裏巴巴也回應道:

這是一個新的發展起點。未來,我們將繼續立足創新,堅持合規經營,加大科技投入,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當下國家發力刺激消費、提振經濟的突破口,互聯網巨頭們正承擔著前所未有的使命。

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3.4%,漲幅繼續回落。

但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8.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6%。

前幾天釋出的一份中國新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網上零售總額達到15.42萬億元,同比增長11%。其中, 網上實物商品零售額占比攀升至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7.6% ,電商對於國民消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在「全力拼經濟」的當下,扭轉社會預期,我們需要阿裏們重振雄風、豎起世界一流企業的大旗。

一個互聯互通、公平競爭的機制,比高墻深溝的「互卷」,更符合全社會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