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AMD指引數據未超預期,輝達統治力難破?

2024-10-31財經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AMD 釋出2024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營收達6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環比增長17%;凈利潤達到7.71億美元,同比大增158%,毛利率達50%。第三季度的業務表現強勁,實作創紀錄的季度營業額,主要得益於EPYC(霄龍)處理器和Instinct系列 數據中心 產品的銷售增長,以及市場對Ryzen(銳龍)PC處理器高漲的需求。

本文參照地址:

第三季度,

宣布收購全球最大超大規模計算公司ZTSystems,包括現金和股票在內,總交易額達49億美元,預計將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具體取決於監管部門的批準和其他常規交割條件;同時, AMD 也完成了對Silo AI 的收購,以加速 AI 模型在硬體上的開發和部署。

從三季度財報中可以看出,與 AI 相關的 數據中心 業務是AMD當下備受關註的焦點。 數據中心 部門收入三季度達35.49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22%,環比增長25%,收入連續三個季度創新高,且增速在今年逐季提高。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旗下的AI芯片產品Instinct GPU 、EPYC CPU銷量的增加。

客戶端事業部本季度營業額為18.81億美元,同比增長29.5%, 環比增長26%,增長主要來自最新的Zen 5架構銳龍處理器激發的強勁需求;遊戲事業部本季度營業額為4.62億美元,同比下降69%,環比下降29%,主要原因是半客製業務營業額減少;嵌入式事業部本季度營業額為9.27億美元,同比下降25%,主要由於客戶對庫存水平的調整。

當前PC市場依舊低迷,IDC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2.4%,市場需要更長時間來復蘇,預計明年將能回到個位數增長。蘇姿豐透露,公司對2025年的PC市場持樂觀態度,預計上半年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季節性,也許會增長中等個位數。

AMD指引數據未超預期引發擔憂

AMD對四季度的營收指引區間為72-78億美元,環比增長約10%,區間中點為75億美元,略低於市場平均預期的75.5億美元。在市場期待更大提升的情況下,這引發了市場對於「AI泡沫」的擔憂 —— 輝達 、AMD這批因AI業績暴漲的明星公司能否符合預期持續增長,恰恰是影響市場信心的關鍵因素。

市場上AI芯片主要是被用於谷歌、Meta、微軟、亞馬遜、特斯拉等矽谷科技巨頭投入數據中心AI基建計畫, 輝達 、AMD的數據中心業務大部份增長都來自這些「小部份」的大客戶。如果大客戶們正在布局的AI基礎設施數量超過了當下實際的需求,未來可能會導致泡沫破裂。

但也分析認為AI需求的健康程度毋庸置疑,AMD主要是受到供應鏈的限制而無法滿足對AI芯片的訂單激增。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積電在7月份曾警告稱,一直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慧芯片的產能都將非常緊張,意味著先進制程半導體的供應面臨重大障礙。

就AI芯片的供應情況,蘇姿豐表示AMD對供應鏈在過去幾個季度的表現感到滿意,但很明顯仍處於一種緊張的供應情況,預計後續幾個季度還將維持這種緊張的供應情況。

輝達 的挑戰者

由於市場對AI芯片和處理器的需求增加,不少人將AMD定位為輝達的競爭對手。作為被外界看好的「輝達挑戰者」,10月10日於舊金山舉行的Advancing AI活動上AMD推出了下一代Instinct MI325X,有望在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生產,預計從2025年第一季度開始發貨。

MI325X采用了與上一代MI300X相同的CDNA 3架構,並擴充套件記憶體容量和頻寬優勢,首次采用了業界目前最先進的HBM3E,總容量達256GB,基於16-Hi堆疊制程,記憶體頻寬高達6TB/s,單顆芯片總共擁有1530億個晶體管。與p00相比MI325X推理效能提高20%,在執行Meta的Llama 3.1大模型時,MI325X的推理效能比p00高出40%。

橫向對比,輝達p00采用的HBM3E容量為141GB,頻寬為4.8TB/sz,總晶體管數量約為800億個;在今年3月,輝達最新推出的B200采用的HBM3E記憶體容量為192GB,與MI325X的256GB HBM3E記憶體容量仍存在差距。雖然HBM3E記憶體容量並不是評判效能的唯一標準,但對產品效能的上限有明顯提升,這也是AMD直面輝達的底氣。

AMD此次更新了其AI芯片的路線圖,預計下一代MI350系列將在明年下半年上市,將采用3nm制程,並把HBM3E記憶體再提升至288GB,使用新一代CDNA 4架構,推理效能比基於CDNA 3架構的加速器提高了35倍,屆時AI效能將實作有史以來最大的代際提升。MI355X的FP8和FP16效能相比MI325X提升振幅約為77%,FP16峰值效能達到2.3PFLOPS,FP8峰值效能達到4.6PFLOPS。

AMD最新的 GPU 技術路線圖

作為輝達芯片的「價效比替代」,AMD有機會憑借其MI325X和MI350 Instinct產品來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預計客戶對AMD大部份產品組合仍將集中在MI300上,微軟和Meta在本季度則擴大了對AI加速器MI300X的使用,微軟已在廣泛使用MI300X。

輝達的統治力難破?

輝達的腳步也並未放緩,今年3月推出的B200的效能是上一代p00 GPU 的2.5倍。B200擁有高達2080億的晶體管數量和192GB的HBM3E記憶體容量,提供了8TB/s的記憶體頻寬,采用Blackwell新架構,AI運算效能在FP8及新的FP6上都可達20PFLOPS,是前一代Hopper構架的p00運算效能8PFLOPS的2.5倍。

從硬體效能上看,輝達B200在晶體管數量、記憶體頻寬以及FP8峰值效能等方面都占據了明顯優勢,總體而言MI325X與B200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不過按照AMD的設想,MI325X足以跟p00正面競爭,明年推出的MI350系列將對標B200開始新一輪的競爭。

輝達與AMD今年都已將AI芯片的釋出由「兩年一更」提速到「一年一更」,新品來勢兇猛,從技術路線圖的角度進行觀察,AMD與輝達在發展行程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然而,當產品真正量產投入到各種套用場景中時,只有經過客戶檢驗,才能贏得市場的認可。

值得註意的是,B200原計劃於今年晚些時候正式出貨,然而由於Blackwell產能問題影響,B200將延遲釋出三個月或更長時間,批次出貨或延遲至明年第一季度。

AMD與輝達這兩大巨頭之間的對決,更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從近期表現來看,AMD似乎暫時還沒有表露出足夠的競爭力。當前,輝達一騎絕塵,AMD難以望其項背 —— TechInsights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數據中心GPU總出貨量達到了385萬顆,其中,輝達以98%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AMD僅有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相差仍是十分懸殊。

摩根士丹利稱,輝達Blackwell GPU未來12個月的產能已經被預定一空,這意味著現在下訂單的新買家必須等到明年年底才能收到貨。如此壓倒性的需求可能表明輝達明年的AI芯片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增長,不過AMD在與輝達的競爭中,長期將自身看作市場的「多一種選擇」。蘇姿豐此前表示AI芯片市場足夠大,容得下多家企業,AMD不是必須要打敗輝達才能成功。

未來五年,人工智慧芯片市場的年銷售額可能達到4000億美元,而輝達目前的市場份額約為70%至95%。在可預見的未來,輝達將保持其主要的市場份額,那麽,在與輝達的對壘中,AMD究竟還差在哪兒?

· AI芯片的本身效能,輝達采用了高度最佳化的架構,在浮點運算能力方面表現卓越,還具備出色的並列處理能力。AI計算任務通常具有高度並列化的特點,輝達透過整合大量的計算單元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數據塊,這種並列處理能力可以讓芯片在處理AI任務時充分利用數據的並列性,進一步提高計算效率。

· 研發投入巨大,過去10年,輝達累計投入費用高達364億美元,高於蘋果公司、微軟公司等科技巨頭。截至2024財年(2023年自然年),輝達研發費用高達86.75億美元,是AMD同期研發費用的1.48倍;而根據目前的年化預測,輝達的研發投入是AMD的2倍。隨著研發投入的不斷增長,透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和產品價格,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吸引更多消費者,輝達優勢自然也逐漸凸顯。

· 生態布局的建立進一步增加了競爭壁壘,輝達推出CUDA平台,套用到3D遊戲、影像處理、科學計算、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等廣泛領域。如今AMD搶占市場份額時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CUDA平台在AI軟體開發領域建立起的護城河,開發人員已經牢牢繫結在了輝達的生態系裏。

· 在先進制程的獲取上搶占先機,輝達與台積電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使其在芯片生產的供應鏈管理上更加成熟,體現在生產計劃的精確安排、生產周期的有效控制以及產品良率的保障上。相比之下,AMD 在爭取台積電先進制程產能時,往往受到輝達訂單的擠壓,在生產計劃和良率控制方面可能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AMD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供貨穩定性,進而導致其在AI芯片市場份額爭奪中處於劣勢。

盡管目前AMD在這些關鍵領域相較於輝達處於劣勢,但它正在積極地做出改變和追趕,並非毫無機會,AMD一直在不斷最佳化自己的ROCm軟體,目的就是讓AI開發人員能更輕松地把更多AI模型「搬」AMD的芯片上。

除了AMD和輝達這兩大巨頭外,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開始進入AI芯片領域,許多互聯網公司和技術巨頭,如亞馬遜、微軟、Meta等都在開發ASIC芯片,以應對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這些公司的加入,不僅豐富了AI芯片市場的產品線,也推動了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