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訊息網11月28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1月24日刊登題為【為什麽人工智慧現在是亨利·季辛吉主要關切的問題?】的文章,作者是戴維·伊格內修斯。全文摘編如下:
亨利·季辛吉在職業生涯的大部份時間裏都在思考核武器的危險。但這位現年99歲的美國前國務卿說,他現在被一個非常現代的問題「困擾著」,即如何限制人工智慧的潛在破壞力——其威力可能遠遠超過最大的核彈。
11月16日,季辛吉在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的一次論壇活動上,稱人工智慧是軍備控制的新前沿。他說,如果主要大國不想辦法限制人工智慧的影響力,「這簡直是一場導致災難的瘋狂競賽」。
季辛吉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戰略家之一。他發出的警告表明,隨著「思維機器」與全球商業、金融和戰爭的互相作用,全球對其威力的擔憂與日俱增。他在一個主題為「人、機器和上帝」的論壇活動上,透過視訊連線發表了上述講話。
季辛吉對人工智慧的擔憂得到了兩名與會人士的響應。他們是谷歌前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和拜登政府負責網路安全的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安妮·紐伯格。
這位前國務卿警告說,人工智慧系統可以改變戰爭,就像下象棋或玩其他戰略遊戲一樣,因為它們能夠做出人類想不出的、但具有淪陷性效果的舉動。季辛吉說:「我要說的是,在探討我們提出的合理問題時,它們得出的結論未必與我們一樣——而我們必須生活在它們的世界裏。」
他接著說道:「我們周圍有許多機器,它們的真實想法可能我們並不知道。如何給機器立規矩?就在今天,我們已擁有可以在不受任何人工幹預的情況下進行空戰……的戰鬥機。但這只是這一行程的開始。50年後的發展行程將讓人難以置信。」
季辛吉呼籲世界兩個科技大國美國和中國就如何對人工智慧設定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展開緊急對話。
季辛吉建議,美國和中國可以啟動一場高科技安全對話,並達成協定,從而「首先建立規模相對較小的機構,其職責是通報危險,並就如何降低風險進行溝通」。
現在,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力量已成為季辛吉的主要關註點,同時,他還把施密特當作指導。去年,兩人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丹尼爾·胡滕赫爾合著了一本書,名為【人工智慧時代與我們人類的威脅】,書中闡述了這項新技術所帶來的機遇和危險。
季辛吉有關人工智慧的首次重要公開評論,是2018年他在【大西洋】月刊發表的一篇題為【啟蒙運動如何終結】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副標題概括了令人不寒而栗的資訊:「從哲學、智力上——從各個方面來講,人類社會都沒有對人工智慧的崛起做好準備。」
季辛吉對大教堂內的聽眾說,盡管核武器具有淪陷性,但「它們不具備(人工智慧的)這種能力,不能基於它們對危險的感知或對選擇目標的感知來啟動自己」。

(視覺中國)
將人工智慧套用於戰爭時,人類能夠限制其破壞能力嗎?季辛吉回答說:「我對樂觀態度持保留意見,因為如果我們不解決它,它就真的會摧毀我們……我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