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專訪: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樂觀——訪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

2022-08-02國際
專訪: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樂觀——訪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

華文世界日內瓦8月2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中長期前景樂觀——訪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

華文世界記者陳斌傑

世界經濟論壇總裁博爾格·布倫德日前接受華文世界視訊專訪時表示,他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

布倫德說,明年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世界經濟復蘇正在放緩,且力度越來越弱,這也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但「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前景持樂觀態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26日將2022年和2023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下調至3.2%和2.9%,這是該機構繼4月下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之後再次下調。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形勢下,中國經濟克服困難保持增長,呈現企穩回升態勢。

關於外企在華營商環境,布倫德表示,中國仍然是投資和發展的好地方。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空間廣闊。「對很多公司而言,中國都極具吸重力。」

中國歐盟商會今年6月釋出的2022年度商業信心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在華歐洲企業2021年實作了盈利。

布倫德強調,全球面臨多重挑戰,中國在穩定世界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

布倫德說:「回顧過去的三十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歷史性的,我們在歷史上還沒有看到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消除了絕對貧困。」

布倫德表示,中國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繼續推動向綠色經濟、包容性增長轉型,持續努力創造就業機會。

他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執行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巨大影響,未來幾年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不僅關系到中國自身,也對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布倫德呼籲,重振世界經濟的唯一途徑是各國繼續秉持雙贏思維,繼續合作並開展貿易,「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將付出高昂代價,經濟增速將大幅下降,並造成更多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