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2022-11-28國際

日本能在日俄戰爭中,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我認為根本原因是軍事的現代化伴隨著爆炸性的經濟增長。

我先說經濟方面,因為富國才有強軍的可能。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那麽日本經濟增長和對俄羅斯的經濟主導地位是如何實作的呢?

其實中世紀以來日本隱藏的力量和俄羅斯帝國身上上的弱點都是因素。

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就具備了實作獨特而快速的現代化的所有條件。

1)與當代歐洲國家相媲美的高水平教育體系。

2)現存的理性政治體制:地方組織化程度高

3)便於政治改革且易於推翻的幕府。

4) 資源豐富的土地。

5)有效的軍事現代化。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教育體制

大約在1870年,就有百分之三十的日本成年男性在外接受教育,以便能夠讀寫。讀寫這一點在現代人看來可能很低階,但實際上這對於中世紀的社會來說已經是很高的標準了,可以說日本現代化的底子已經打好了。

日本百分之三十的受教育率,比剛開始現代化和工業化時的英國和法國只差一籌,1750年前後,英法兩國的受教育率也只在30%左右。

這與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日本政治制度有很大關系。在許多中世紀社會,農民沒有學習讀寫的動力,但日本卻是個例外。

在幕府和各藩的統治下,除了城下町外,每個村鎮都有農民和商人的職位,而這些職位需要受過教育,而且大部份都不是世襲的,而是以實力為基礎的。

像二宮尊德這樣的農民出身的人被任命為幕府的家臣,並受托對幕府進行地方政治改革,這在其他中世紀社會中極為罕見的。

人生成功的關鍵是「學習」,而國家的強盛之路通常也是透過教育,因為教育才是一切的根源。

日本明治初期,武士等級被廢除,很多武士都需要工作,而受教育成為教師的人很多,這也是促成日本快速改革的另一個因素。

1870年到1895年,明治政府大規模推行教育近代化,義務教育適齡男童上學,這大大提升了日本國民的受教育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才得以創造出堪比英法的近代教育體系。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相比之下,1895年的俄羅斯帝國只有30%的男孩上學。自18世紀末葉卡捷琳娜大帝時代以來,這一直都是一個問題,但進展卻仍然緩慢。

而日本受過教育、有文化素養的勞動力正在迅速現代化,能夠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的工人是主軸,工業快速發展,能夠為現代戰鬥訓練的軍官,這與國內軍工業的發展直接相關!

江戶時代末期的地域政治體制

在改革中,很多情況下,地方層面的政治體制改革比國家層面的政治體制改革更難。

在國家層面,如果推翻現有的權威,奪取軍隊,可以推翻政府,但個體存在成百上千,不可能盯住既有習俗存在的地區進行執行。改革,難度很大。

在幕府統治下,日本擁有高度發達的地方政府組織。例如,江戶的垃圾和汙水收集系統讓西方人大吃一驚。將垃圾收集起來,在郊區重新用作肥料,或將其用於填埋場的系統,需要高度的區域間和區域內合作,並不是一個可以輕易建立的系統。

19世紀中葉的巴黎、倫敦、紐約等地,基本沒有垃圾收集系統,垃圾堆在建築物之間,城裏放豬吃垃圾。

自然而然地,腐爛食物垃圾的腐臭味升騰起來,大量老鼠出現,西方城鎮總是散發著垃圾的腐臭味道。歐洲的這種情況,直到細菌學的發展才逐漸好轉。

據說來到日本江戶町的西方人都對這裏沒有異味感到驚訝。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同樣,日本在系統的糞便收集系統方面也很出色,尤其是江戶。有一些西歐城市有汙水處理系統,比如巴黎、倫敦等,但汙水在流入下水道和流經城市的過程中會在地面上流動,難聞的氣味和細菌感染是嚴重的問題。在日本江戶,建立了一個系統,將糞便作為肥料從汙水坑式廁所轉移到郊區。

糞便收集系統也是一個有利可圖的系統,既可以保持江戶的清潔,還能為郊區的農業提供肥料。這和垃圾收集一樣,也是日本地方政府有效治理的體現。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這些已經存在的事實使現代化更容易,因為政治改革很難使地方一級的政治制度現代化並從頭開始改造為有效的制度。水稻種植經常指出對這些發展的貢獻。

相比之下,俄羅斯沒有日本自中世紀以來就存在的高級別地方政府組織,擁有大片農田的貴族壓榨農奴和農民的制度卻普遍存在,腐敗和賄賂問題更是長期存在的問題。

幕府的軟弱

另一個促進日本快速完成現代化的因素是——幕府的相對軟弱。

與其他國家相比,幕府的權力顯然是有限的。每個地方都被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每個地方的利益卻沒有明確地與中央政府結合起來。

作為對比,法國君主制是一個中央集權政府,稅收、軍事等絕大多數都由中央政府征收,王室貴族的利益也與中央政府融為一體。因此,當法國改革派出來推行改革時,如果國王反對,貴族和教會領袖基本上都會無條件地支持,因為他們與國王的利益是結合起來的,國王自然也會維護他們利益。

而貴族的利益,與中下層百姓卻是背道而馳的,百姓雖然能被壓服一時,卻不可能被永遠壓制!於是,法國的現代化伴隨著大規模的內戰和清洗,從攻占巴士底獄到穩固拿破侖獨裁統治,動亂歷時十余年,傷亡數十萬人。

許多政府改革緩慢的國家,如俄羅斯、清朝和奧匈帝國,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著強大的中央政府!

想要改革的力量碰到這種情況,是難取得勝利的,而一旦爆發革命,往往伴隨著漫長的內戰和大量人員傷亡。

日本德川幕府作為中央政府,治理則相對分散。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戊辰戰爭和西南戰爭是控制伴隨政治改革的勢力的內戰,以保護舊政權的利益,但戰爭本身對雙方來說僅僅一年多就結束了。三萬六千人戰死,合計不到五萬人的傷亡。五萬人的傷亡聽起來很多,但根據資料顯示,從1789年至1802年間,法國大革命的受害者人數為140萬。如此看來,日本相對法國是比較容易進行政治改革的。

可以說,日本有幸擁有末代幕府將軍德川嘉信,德川嘉信思想靈活,沒有因徹底抵抗而陷入災難性的內戰。

相比之下,俄羅斯帝國則是一個非常集權的「專制君主制」,尤其是如果沙皇反對改革,那改革將會難於登天,不革命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貴族等人的獨立性幾乎等於零。因為他們沒有軍隊!

在日俄戰爭期間,尼古拉二世和他的父親亞歷山大三世都非常保守,他們極力保護貴族利益,對於現代化的改革根本不感興趣。

土地資源豐富

在19世紀取得巨大工業發展的國家都有一些共同點。那就是擁有豐富的「鐵」和「煤」的,並且可以在國內輕松獲得。

而日本這兩者都有。

19世紀末,山口縣、福島縣、熊本縣等地開采了數千噸煤,秋田縣、巖手縣、茨城縣、福島縣、長野縣等地開采了數千噸的鐵礦。

此外,日本擁有豐富的金礦、銀礦、銅、鉛等工業化初期所需的資源,19世紀末日本的礦山遍布全國。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此外,很多人認為日本農業不發達的看法,是因為日本大部份土地都是山地,但實際上這是不準確的。

誠然,日本的大部份土地不能用作農田,但大部份可利用的農田都是世界上罕見的極品農田!

日本的許多水稻產區都擁有得天獨厚的良田,即使是一個小農場,也能產生大量的產出,以每平方米的產能計算,日本當時的糧食產量絕對名列前茅。

充沛的糧食產量,則意味著日本可以實作糧食自給自足,即使日本農民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很小。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相比之下,1900年前後,俄羅斯雖然擁有黑海糧倉,但85%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隨著勞動人口的增加,產業改革困難重重。

海軍快速現代化

爆炸經濟增長使日本軍隊的快速現代化成為可能。尤其是日本海軍現代化的程度尤為顯著。

日本相繼從法國、英國訂購軍艦,最初這些戰艦都是作為主力來使用的,海軍戰術自然也學習的英法兩國。例如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日本帝國海軍的旗艦是從法國訂購的防衛巡洋艦松島號,用的主要也是法國的海軍理念。

可當他們以壓倒性優勢贏得甲午戰爭之後,經過戰後的總結和分析,日本的海軍開始對於法國的設計理念持懷疑態度,他們果斷地拋棄了法國海軍的作戰方式,轉而采用英國海軍的作戰理念。隨即從著名的維克斯造船廠訂購,這些英國戰艦,則成為日俄戰爭中日本海軍的主力。

為了將海軍徹底的現代化,日本還成立了海軍學院,還專門從英國請了阿奇博德·盧修斯·道格拉斯來傳授歐洲最新海軍理論,推動海軍現代化。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飛速現代化的日本之所以要全面向其他已開發國家學習,正是為了國家的強大。日本人是很現實的,面子什麽的,都可以不要,他們從不拘泥於一種想法,而是以實戰為基礎,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也是當時日本海軍部的強大能力。這也是值得我們中國人努力學習的地方。我們必須檢視這段歷史,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相比之下,在紙面上,俄羅斯帝國海軍的確是一支龐大的、歷史悠久的海軍。

當時的俄羅斯帝國裝備有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級戰列艦、博羅季諾級戰列艦等15艘一等戰列艦,紙面上的實力大大超過了日本區區六艘戰列艦。不過,等到日俄戰爭時期,這15艘戰艦中,只有八艘編入波羅的海艦隊,而當時日本的太平洋艦隊已經擁有了七艘戰艦,八比七,數量上的優勢並沒有看上去那麽大。

事實上,在20世紀初期,俄羅斯的海軍其實是一個破爛不堪的組織,腐敗無處不在。各級軍官也不是根據實力來提拔的,而是透過與貴族以及皇室的關系來提拔。海軍預算中的很大一部份,也因指揮官和各級官員的貪汙而流失嚴重。由於預算持續短缺,缺乏訓練彈藥,俄國海軍的炮術水平遠低於日本海軍,下級官兵更是士氣低落。

俄羅斯海軍的「訓練有素」,體現在波羅的海艦隊到太平洋的航行中,他們經常與不存在的敵人「戰鬥」。例如,離開港口後不久,還在歐洲附近的北海時,波羅的海艦隊就將英國的漁船誤認為日本海軍的魚雷艇……這居然引起了整個艦隊的恐慌,所有戰艦開始炮擊,旗艦戰列艦上更是謠言四起,說「日本士兵登船了」,甚至在混亂中還發生了槍擊事件。

波羅的海艦隊的一頓騷操作,將英國的漁船打得支離破碎,與英國的戰爭一觸即發。

波羅的海艦隊之後的航行,更是一次頻頻引發各種糟糕問題的奇葩航行,比如發現不存在的水雷的報告,以及友軍開火事件,可以說,波羅的海艦隊從一開始就是輸掉了對馬海戰。

日本改革短短35年,為什麽就能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