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最大的【紅樓夢】版本莫過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1965年,時任人民文學出版社主編的盧永福在思考誰為這部史詩般巨作題寫時,最終敲定了既是書法家又是紅學愛好者的沈尹默。11月26日,近現代書法家沈尹默生平回顧展在上海綠地外灘中心·商船會館開幕,展出一批沈尹默的書法真跡和歷史文獻。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沈尹默生平回顧展分為「一代宗師—學者和教育家」、「五四主將—新文化運動先驅」、「字重如山—現代書法泰鬥」、「人淡如菊—移居上海的樸素生活」、「百世景仰—弘揚先生的書法精神」等五個篇章,用歷史文獻和實物展示了沈尹默先生作為書法家、學者、詩人、教育家和新文化運動先驅的重要成就。

沈尹默在書法藝術方面,展覽搜集展出了沈尹默先生在各個時期的書法真跡,包括立軸、手卷、冊頁、信劄、手稿、臨帖等多種藝術形式,如【臨張遷碑】【臨唐太宗溫泉銘】【臨漢乙瑛碑】,很多作品是首次面世。

展覽現場,沈尹默臨碑

沈尹默【墨竹圖】

沈尹默扇面沈尹默(1883年-1971年),是中國近現代書法家、學者、詩人、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先後任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北平大學,並擔任過北平大學校長、河北教育廳廳長、孔德學校教務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經周恩來總理提名,受聘為中央文史館副館長。沈尹默先生學貫古今,是跨越新舊兩個時代的文化巨匠。他在傳統國學領域有著深厚的造詣,同時又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人物。他曾擔任【新青年】雜誌主編之一,致力於傳播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倡導文學革命,提倡白話文,並親自實踐創作了眾多的白話詩。

展覽現場展覽回顧了沈尹默先生在近現代時局變遷及新舊文化碰撞中走過的非凡人生旅程,展現了他在書法、學術、教育、社會活動等領域的成就和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一批書法真跡和歷史文獻首次面世。1961年,沈尹默等書法名家倡導成立了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也就是後來的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這是新中國第一個書法組織(中國書法家協會建立於1981年)。沈尹默先生在書法方面成就卓著,早在民國初年就與於右任並稱為「南沈北於」。他的楷書和行書,帖學風味醇厚,運筆跌宕起伏,用墨濃淡相間,具有強烈的書卷之氣和溫雅的君子之風,在近現代書法藝術中獨樹一幟,深受眾多書法愛好者的喜愛。同時,沈尹默先生善於在傳承中創新,他親自倡導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書法組織「上海市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在書法研究、書法教育、書法普及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關於沈尹默先生的滬上住所。黃苗子先生文章裏說沈尹默1950年以後住在愚園路,黃裳先生文章裏則說是住在虹口區。愚園路跨長寧區、靜安區。目前,上海還保存的沈尹默故居是在虹口區海倫路。
黃裳當年存取過沈尹默先生在上海虹口的寓所,在後來寫的文章裏曾有描述:一座日本式的小樓,布置得很素樸。臥室的墻上是一幅高麗箋小條幅,字寫得飛動腴美,是沈尹默先生夫人的手筆。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此次展覽由澳門沈尹默文化研究會和陳梅璋工作室共同舉辦,承辦地商船會館,始建於康熙五十四年,走過了300多年的滄桑歲月,見證了上海航運發展和商貿往來的光輝歷史。展覽是商船會館國際文化交流周的重要組成部份。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總政治部副主任童世平上將、上海市書法協會主席丁申陽、孫進少將、綠地集團黨委副書記王曉東等領導,張森、陳茗屋、周誌高、胡考、徐雲叔、劉一聞、楊永法等著名書法家篆刻家以及上海學術界、文化界的眾多代表出席了開幕儀式。展覽將持續至11月30日。(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