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一月,以保守著稱的雷根就任美國總統。
雷根的對外政策以強硬著稱,面對蘇聯在全世界擴張的威脅,雷根政府采取了針鋒相對的反制措施,改變了尼克森以來對蘇聯緩和的對外戰。

雷根的主要戰略有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①在政治領域推行雷根主義。
基本思想是不承認尼克森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經多極化了的現實,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歸結為美蘇兩者或兩種社會制度的矛盾。
你跟竭力強調東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動整個國際局勢向戰後初期的兩極格局方向發展。

②在軍事上推行靈活反應戰略。
這一戰略的具體手段是由低烈度戰爭和星際大戰計劃組成。
低烈度戰爭就是指美國在不觸及美蘇核戰爭和大規模常規戰爭的前提之下,在第三世界向蘇聯發起進攻和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略,這個戰略是一種綜合性的戰略。
這一戰略既能遏制蘇聯勢力範圍的進一步擴張,同時迫使蘇聯在第三世界投入更多的財力,從而能夠達到拖垮蘇聯經濟的目的。
星際大戰計劃就是研制與部署以定向能、動能等新型武器為主的反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的美國國家計劃。
這個計劃表面上以防禦為主,實際上是針對蘇聯的一項戰略,既可以確立對蘇聯的核軍事優勢,又能夠把與蘇聯的軍備競賽引向太空,同時還有利於推動美國高科技的發展。

③利用現有的力量優勢,推進和加強美國在西方世界的領導地位。
一方面雷根透過星際大戰計劃展開與盟國的科技競爭,並且施加壓力,讓它們分擔美國的海外負擔;
另一方面,雷根透過保守革命,在政治上影響盟國內部的黨派鬥爭,擴大美國世界戰略的影響力。

④利用世界形勢的發展變化,推進社會主義國家社會性質的和平演變。
早在1982年,雷根政府就制定了一個旨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化、自由化行程的總戰略,後來,隨著80年代中期美蘇關系的緩和,這一戰略得以不斷補充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