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芯片打壓」力度!拜登出新規,企業不得在中國投產。不可否認,在全球半導體領域,美國是優先於中國的。但隨著中國技術的不斷進步,美國擔心有朝一日自己會被超越,於是對中國企業發動制裁,也導致華為等中國企業面臨無芯片可用的困境。
據國際媒體報道稱,美國正打算對中國開啟新一輪限制措施,主要涉及晶圓制造和裝置進口。繼上一輪針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的芯片制裁後,美國借此機會再次展示了「制裁王牌」。

美國加大芯片制裁力度
據悉,美國希望進一步加強對中國企業的芯片禁令。美國兩大半導體裝置供應商泛林和科磊證實,未經美國授權,他們今後不能繼續向中國半導體企業提供制造14nm芯片和更高工藝芯片的裝置。需要明確的是,新規定的範圍不再局限於中芯國際等中國企業,其他中國芯片制造企業也受到限制。在此之前,中芯國際受到美國的限制,它規定10nm及以下技術的芯片裝置未經授權出口不可以出售給中芯國際等企業,但這一限制僅適用於美國企業。
觀察人士表示,這一次,美國繼續擴大規模,將限制從「10nm」升級到「14nm」,進一步打壓了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這一步也將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中國核心產業的發展道路將越來越艱難。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國打算在未來幾年內以「封鎖加禁運」的方式限制中國芯片制造業的發展。

美國透過【芯片和科學法案】
為此,美國還透過了總額合計2800億美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希望能夠進一步提高美國芯片行業的發展。拜登總統認為該法案的透過將降低汽車、家電、電腦和其他產品的價格,創造許多高薪的制造業就業機會,並鞏固美國在該行業的領導地位。
民主黨議員也表示,這項法案對美國未來發展十分重要,因為芯片正日益成為電子產品、汽車、醫療裝置和武器系統制造的必需品。

中國會繼續努力,「中國芯片」總有一天會面世
目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形勢不容樂觀,但這種發展形勢也在預期之內。畢竟,芯片的自主開發之路並不容易。從中國開始自主開發芯片的那一刻起,就不會對任何困難感到驚訝。既然發生了,就只能接受。
中國還需要按照自己的步伐,堅持自主研發,加大科研投入,培養更多的半導體人才。如果不能在5年內做到,就花上10年、20年。總有一天,可以讓世界看到「中國芯片」的力量。
部份訊息參考來源:成都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