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袁潔
美國國會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這場「政治秀」,不出意料地遭到了中方的強有力反制。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教授、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陳琪看來,佩洛西「政治冒險得逞」只是一時,中方的系列軍事外交反制行動,國際社會對中方的支持和美國輿論對佩洛西的批評,表明台海局勢和中美賽局局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8月4日12時至7日12時,在台灣環島六個方向的海域和空域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在佩洛西所乘專機降落台北的當晚,解放軍空軍蘇-35戰機穿越台灣海峽。據中國外交部8月5日宣布,中方決定對佩洛西及其直系親屬實施制裁,同時針對佩洛西竄訪對美方采取「三項取消五項暫停」的八項反制措施。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所言,中方反制措施「該有的都會有,美方和‘台獨’勢力他們會持續感受得到」,「佩洛西之流企圖同‘台獨’分裂勢力勾連,以台制華,侵犯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螳臂當道,不可能阻擋,而只會加速中國統一的歷史行程」。
對於美方聲稱的佩洛西竄訪台灣「非官方」、屬於「個人行為」的說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予以反駁,明確指出,「美國眾議長作為美國政府三號人物乘坐美國軍機竄訪台灣地區,決不是什麽非官方行為」,「她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赴台活動,都是升級美台官方交往的重大政治挑釁」。
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陳琪也表示,所謂佩洛西竄訪「屬個人行為」的說法,無非是規避「麻煩制造者」責任的政治借口。他說,作為美國第三號政治人物,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盡管充滿了狹隘的個人政治動機,但顯然不屬於私人旅行行為。她在抵台後發表的聲明中強調,此舉「絕對不與美國長期以來以【與台灣關系法】、中美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指導的政策相抵觸」,但她的冒險竄訪後果只能證明,美國政客言行不一的不負責任舉動正在損害中美關系和台海穩定的政治基礎。
陳琪從美國三權分立政體的角度分析說,佩洛西竄訪台灣無法用「個人行為」解釋。美國國會作為「三權」中的重要政治機構,其眾議長雖然不從屬於行政部門,但在美國整個政治執行中的象征性角色不容忽視,更不能以「個人行為」為托詞來掩蓋美方對「台獨」勢力發出的錯誤政治訊號。
陳琪完全不認可美官方「幹預不了」的說辭。他指出,在美國實際政治執行中,作為國會議長的佩洛西出訪需要軍方配合,比如五角大廈新聞發言人柯比在簡報會上提到的「為佩洛西提供軍機運送,提供情報、建議等支持」。事實上,在川普時期有過先例,而且也正好發生在佩洛西身上——2019年1月白宮停擺期間,川普動用自己作為美軍最高指揮官的權力,要求軍用飛機不準起飛,阻止了佩洛西率領國會代表團存取阿富汗等秘密行程。陳琪據此認為:「美國行政部門在阻止議員出存取題上絕對不是無能為力。如果行政部門認為出訪將造成嚴重的國家安全和政治後果,是有能力加以阻攔的。」
為什麽說佩洛西竄訪只是得逞一時、台海局勢和中美賽局正在朝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陳琪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
首先,確立圍繞反‘台獨’鬥爭的中美互動新護欄。美國一再聲稱「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那麽這一次,美國和佩洛西冒險挑釁在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演訓活動無論力度多大、範圍多廣、持續時間多長,都不屬於「單方面改變現狀」,而是對美方和「台獨」勢力挑釁舉動的回應、回擊。當然,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無論在台灣問題上采取什麽措施,本來就是主權範圍內的事情,根本不存在什麽「單方面」問題。而且,中方透過系列演訓活動的反制,讓中方從未承認但美台一直宣稱的所謂「海峽中線」、「台灣領空」、「台灣12海裏線」,事實上的某種默契已不復存在。也就是說,美方的冒險舉動為中方在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面采取強有力反制措施提供了合法性和合理性,事實上確立了圍繞反「台獨」鬥爭的中美互動新護欄。
其次,警示美國「以台制華」行不通。隨著美國加緊實施對華大國競爭戰略,拜登的民意支持率降至谷底,在中期選舉臨近之際,拜登政府政治協調能力孱弱的形象日益凸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政治基礎可能面臨動搖,對於中美關系大局來說,「這就是地動山搖」。這一次,中國透過強有力的行動讓「台獨」分子付出代價,也告訴美國,美方利用「台獨」遏制中國的機會之窗正在慢慢消失。
第三,為幹涉中國內政的某些西方政客「立規矩」。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時,「台獨」分子可能誤認為尋到了某種「依靠」,西方一些政客也可能會從中得到鼓勵。比如,據英國【衛報】日前報道,英國議會下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正計劃於11月或12月初組織議員存取台灣。中國實施系列反制行動後,也有一些美國的「跟班兒」跟著嚷嚷「中國反應過度」「中國透過軍演等改變現狀」。中方於理、於法、於情都具有說服力的有力反制措施,為那些蠢蠢欲動的「台獨」勢力、為刻意幹涉中國內政的西方某些政客「立下了一個規矩」,也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和勢力起到了震懾作用。
第四,國際社會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國統一大業。世界很多國家、政黨和組織(包括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紛紛透過重申支持一個中國原則表達了對中國的道義支持。透過佩洛西竄訪中國台灣地區這件事,國際社會更加認清了台灣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美國試圖透過打「台灣牌」遏制中國發展的用心,更加看清了美台勾連的本質,更加理解和支持中國統一的大業,也更加清楚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信心、決心和能力。
如果將這場賽局看作一場球賽的話,陳琪認為,表面上看,佩洛西竄訪台灣似乎是把「球」踢給了中國;而中國透過有理有利有節的反制行動,正在用美方和「台獨」勢力聽得懂的語言把「球」踢回給美國,「現在到了美國作出選擇的時候」。
陳琪認為:「佩洛西的冒險竄訪確實損害了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但在下一步賽局當中,台海地區原有的‘均衡局面’將朝向更加有利於中方的方向發展。當然,對於中美賽局和台海問題的復雜性,我們仍要保持清醒、充分的認識。」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7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