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鄭永年:佩洛西竄訪台灣,是美國政治智慧衰落的象征

2022-08-05國際

8月2日,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訪台灣,台海局勢驟然緊張。中國大陸采取強硬的反制措施,向世界宣示了捍衛領土和主權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怎麽看待目前的台海局勢?佩洛西此舉又暴露了美國政治哪些深層次痼疾?中國該怎樣利用這次機會促進祖國統一?島叔采訪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

鄭永年(圖源:網路)

1、俠客島:佩洛西竄訪台灣,中國大陸網友義憤填膺,不少人 「一晚上沒睡著」。您怎麽看待中國大陸民間情緒的表達?

鄭永年:民間情緒的表達很自然。對中國人來說,台灣問題涉及主權,最容易激起國人情緒。我也一樣。如今,美國不顧及中國國家利益和中國人民感情,大家自然很氣憤,這也是我們對國家強烈認同感的表現。但情緒過後,我們更要思考如何在現實層面讓國家利益最大化。

2、俠客島:現在很多聲音都在談「面子」與「裏子」,即到底如何爭取實際國家利益。解放軍8月4日開始的大規模軍事演訓表達了我們維護領土主權的堅定決心。您怎麽看待中國大陸的反制措施?

鄭永年:我看到美西方一些專門研究中國的軍事專家說,中國的反制比1996年台海危機時強多了,相當於搞了軍事封鎖線,基本切斷了台灣航道。應該指出,中國大陸不缺「武統」的能力,但畢竟是國家統一問題,理性要多於情緒,我們力求用最小代價實作國家統一的大目標。

解放軍重要軍事演訓行動示意圖(圖源:新華社)

解決台灣問題,首先要認清其根本。當前的台海危機是美國少數政客和台灣少數政治人物勾連挑起的,制裁和反擊都要精準。

例如佩洛西竄訪台灣,反映出美國政治中的民粹主義已經從社會層面上升到政府層面,導致政府陷入某種「無政府狀態」。國會裏兩黨吵架,白宮說我阻攔不了眾議長竄訪,這恰好說明美國所謂的三權分立、分權制衡制度實質上進入癱瘓狀態。美國的掌權者都從自我利益出發自行其是。

其實從川普上台開始,美國內政就毫無規矩,在台海問題上不斷突破底線。現在兩黨在台灣問題上陷入惡性競爭,比誰更壞更狠,佩洛西、蓬佩奧之流都是這樣。白宮要顧及俄烏沖突,又要顧及混亂內政,沒工夫管台海,所以說要設「護欄」,但沒想到,他們居然想把設定「護欄」的責任甩給中國。

對這些政客來說,國家利益都是虛的,自己的選票才是實的,挑哪個顯而易見。政客可以用國家利益的說辭包裝自己,比如「民主」「自由」,這是他們的老套路。即使總統沒法幹預國會,那可以直接打電話反對嘛。還是因為中期選舉兩黨爭選民,覺得在中國問題上,誰態度軟誰就吃虧。

美國領導層整體上還是很混亂。當然,對中國來說,我不看你出於什麽動機竄訪,我只看結果。佩洛西的竄訪,就是美國三號政治人物突破一個中國底線的惡劣表現。

美國很多智庫和政策研究圈人士都表示,佩洛西現在竄訪台灣「時機不佳」;拜登也說美國軍方認為「這不是一個好主意」。你無緣無故挑釁另一個大國幹什麽呢?這就是充滿私欲的政客被自身利益牽著走,是美國政治智慧衰落的象征,不是美國強硬的表現。

不僅美國,連英國下議院的議員都跳出來打「台灣牌」了。真是咄咄怪事,自己的民主搖搖欲墜,還要跳出來「保護台灣民主」。美英的民粹主義已深入精英政治,病入膏肓了。這些老牌「燈塔國」總把問題往外甩,這是很悲哀的。

佩洛西(圖源:網路)

3、俠客島:從上屆美國政府到現在,美國政客對台海議題的操弄幾乎沒停止,不斷掏空一個中國原則。有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形勢下行可能激化地緣政治風險,不少人擔心台海爆發軍事沖突。對此您怎麽看?

鄭永年:台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一個環節,是最重要、最敏感的環節,但不是全部環節。解決台灣問題,不是說跟美國打一仗,就能實作國家統一。有些人覺得,只要把美國打敗、趕出西太平洋就能解決問題,我覺得這個思路未免狹隘。

為什麽這麽說?因為美國失去台灣的權重跟中國失去台灣的權重完全不對等。對美國來說,台灣是西太平洋的一環,是地緣政治棋局中對付中國的一張牌,但對中國來說,台灣問題事關國家統一。這是最大的區別。美國總把台灣當成維持全球霸權、制約中國的工具,但問題是,押寶台灣很可能加速美國衰落。

回顧歷史,代表政客利益、不代表國家利益的一方,永遠贏不了代表全體人民利益的一方。除了用核武器炸日本,美國在亞洲的戰爭,北韓、越南、阿富汗都失敗了。即便台海爆發沖突,美國也沒勝算。因為主權問題、國家統一問題是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利益,不是花多少錢、打多少炮彈可以衡量的。

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佩洛西之流的政客,而是國家統一。對美國某些政客而言,最大利益是台灣和平「獨立」;對中國大陸而言,最大利益是兩岸統一。兩個目標對立,要想解決就需要多種方式。

比如這次軍演,就是「封島」的象征。「危」中有「機」,佩洛西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挑釁者,中國也不是最後一次軍事演習。1996年演習靠近大陸一邊,現在是圍著台灣島打一圈。當年毛澤東用炮轟金門提醒台灣和世界,海峽兩岸還處於內戰過程,現在我們的演習也是提醒外界,如果因為美國或者台灣因素再次引發戰爭,那麽也是一件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實作國家統一,要在「胡蘿蔔」和「大棒」之間做選擇。胡蘿蔔可以加甜,但大棒不能不夠硬。沒有大棒,光給胡蘿蔔,兩岸可能越走越遠,光有大棒也不行,畢竟兩岸都是中國人。所以必須兩個一起來,目前形勢下,要以大棒為主。

8月4日,東部戰區火箭軍對台島東部外海預定海域實施火力突擊。這是飛彈發射升空。圖源: 新華社

4、俠客島:在國家統一問題上,隨著時間推移和局勢變化,您有什麽新觀察?

鄭永年:1996年台海危機後中美關系能回到相對穩定狀態,與美國重心轉向反恐鬥爭、中國加入WTO等後續進展有關。但目前美國國內局勢很惡劣,政治人物、黨派競爭都在加劇台海危機惡化,一再用「切香腸」方式慫恿台灣「獨立」。中國也必須正式啟用「切香腸」方式促進統一。

從這個意義上講,此次演習認真做,是「切香腸」漸進式統一的開始。目前陣勢不錯,很靠近台灣,台軍敢打第一槍嗎?這次讓世界看到,所謂「海峽中線」本來就不存在,因為台灣從來沒有「獨立」,一國領土之內有什麽「中線」?!

至於戰爭,越想躲避戰爭,就越可能發生戰爭,準備得越充分,反而越能避免戰爭。你越害怕,對手就越得寸進尺;越是準備好動用武力,戰爭的可能性就會越低。比如這幾年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力量發展起來了,中美雖然經常較量,但沒發生戰爭。

台灣也是一樣。如果中美真較量起來,把台灣一封,島內那幾個人自己就垮了。到時候美國真會為了「保衛台灣」跟中國打高烈度戰爭?恐怕「台獨」分子自己都不信。

不要冒進,也不要恐懼。保持理性,堂堂正正,台灣本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我們不找事但也決不怕事,機會來了,就不會浪費掉。

來源:俠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