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拋售美債、去美元化,美元霸權真的要崩潰了嗎?現實令很多人沈默

2022-08-06國際

最近我看很多人在討論各國去美元化的問題,比如說俄羅斯今年出了個盧布結算令,用盧布結算不友好國家的天然氣,再比如說巴西總統呼籲建立每周的共同貨幣,蘇爾,再比如說東協五大經濟體打算成立區域的整合支付網路,還有非洲也早就釋出了泛非支付結算系統,就連印度他也提出了盧比結算制度。前陣子印度還用人民幣買了俄羅斯煤炭,最近澳洲礦產巨頭必和必拓公司在賣給中國的鐵礦石中也用了人民幣結算,反正都沒有美元。

還有很多人在討論說各國正在拋售美債的事,比如說美國第一大債主日本截至今年5月份已經是連續三個月減持美債了,而中國作為美債的第二大海外持有國,截至今年5月份的過去6個月中,中國也拋售了近1,000億美元的美債,再說俄羅斯也是早就幾乎清倉般的拋售掉美債了,雖然還有個別幾個歐洲國家,像是英國、瑞士等等,逆勢買入了一些美債,但總體看來,那些海外國家持有的美債數量已經來到了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了。

因此我看很多人也得出了一個類似的結論,就是說美元霸權是不是要崩潰了?正所謂盛極必衰,那麽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咱們就用數據來客觀地分析。

首先我們聊聊去美元化,理性地來說,雖然美元進入了衰退周期不假,但是這個周期可能會長一點,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更何況美元這只大駱駝,你想它在過去這二三十年來正處於鼎盛時期,過去二三十年裏,美元以計價為基礎,不斷地擴充套件到貨幣支付與結算,商品與服務貿易、外匯交易、投資融資、國際儲備、貨幣政策錨等等的領域。

時至今日,美元仍然有美國強大的綜合實力在做強力的支撐。美國仍然擁有以美元體系為手段和工具,向全球攫取資源,輸出通脹,對他國進行經濟制裁的能力,這也是各國現在去談去美元化的意義所在不過目前來看,美元和歐元在國際交易中結算的份額常年都保持在40%上下,在全世界的外匯儲備中的份額也分別是60%與20%上下,是排名第一與第二的國際貨幣占據了大半江山。

而其他國家的那些貨幣則在全球交易結算與外匯儲備中的份額還是比較低的。也就是說美元在國際市場上,它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規模效應,有巨大的慣性,就算以後美國的GDP不再是第一了,美國也很可能會再吃上一段時間的美元老本,美元從巔峰時刻已經走下坡路了,確實不假,但是美元霸權的改變將具有滯後性,目前新的貨幣體系經濟秩序的形成,它的條件是很嚴格的,這還得看其他國家的綜合國力以及國際影響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國際間的經濟大勢往往都是百年大計,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我們說目前的一些去美元化的跡象,那是很好的一個開端,但是它不意味著美元在短期內就會崩潰,這是兩回事。

那麽第二個我們再聊聊各國都拋售美債的這個事,它會不會給美國經濟或者說美元信用帶來嚴重影響,甚至說就令美元崩潰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美國這30萬億美債到底都是被誰買去的?

美債的主要買家可以分三大類,第一大類是美聯準,它是美債的最大買家,而且美聯準的資產主要就是美國國債,這是由美國的貨幣發行機制所決定的。再看第二類,是美國國內的機構和個人那些基金大佬們,比如養老基金等等的共同基金來持倉。第三類才是海外的投資者們,主要就是各國的央行。在美債的海外投資者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日本、中國和英國,日本跟中國在最近都是選擇了減持美債,當然原因是比較復雜的,總之是為了實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美國現在30萬億規模的美債,大概有70%以上其實都是被第一類和第二類買家消化了,也就是說是美國國內自身給消化了,那麽剩余的30%美債才是海外那些國家在持有的。

所以就算美國國債規模已經超過了美國GDP,或者說海外幾大買家都在拋售美債,那麽美國人他也並不很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大部份都是他們自己欠自己的錢了,而且美國欠別的國家的本金根本也不還,他每年就還利息。另外海外買家就算拋售了很多美債,但是畢竟是拋售,又不是說憑空消失掉了,拋售總會有人接盤。比如說那些外匯儲備還比較充足的國家就會接手了,而美國也會積極地去幹預市場,找到一些國家來接手美債,比如說泰國、新加坡、印度等等,往往都是找一些出口型國家,他們本身就是需要透過購匯來進行幹預的,防止本國貨幣過度升值。

當然了美國自己也可以去接手美債,那麽到目前為止,美國在債務方面他是並沒有出現任何違約情況的,就算是出現這樣危機,通脹危機他們也是如此沒有違約,所以說對於那些購買美債的國家來說,他們還是比較放心的,信用可以說是美國經濟的救命稻草,只要美國的信用還在,美元的信用還在,以後美國就可以繼續不斷地去提高債務上限,繼續借新還舊,然後把自身的經濟問題無限就拖延下去,然後再慢慢想辦法操縱美元潮汐,把債務給稀釋掉,或者不斷地甩鍋往外邊轉嫁自身的危機,這也是由美國經濟的結構決定的,所以我們說只要美元的信用還在,還有人願意接盤美債,美債的大頭又是在美國自己手裏握著的,那麽其他國家就算紛紛拋售美債,也不會導致美元系統的直接崩潰。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經濟大國,科技大國,支撐起了各國對美元的信用,而且這些優勢目前來看還是存在的,不管是在科技發展上,還是經濟發展上,暫時來看美國還是引領世界的。雖然中國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叫做經久必衰,但是這個衰可能不會那麽快,衰弱它也是有一個起起伏伏的長期過程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經在他自己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中就寫到,說對美國而言,只要三大優勢還在,就根本不存在經濟實力、退步成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的可能性。

那麽李剛要說的這三大優勢是什麽?我們看第一個就是充足的人才資源儲備,第二個大量的科學研究中心,前兩大優勢,美國是根本不願意跟外人分享的,他自己保護得很好。

再來看第三大優勢,就是堅韌的創新創業精神。當然李光耀他是從文化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的,雖然可能有些片面,但是也有一定道理的,很多領域的競爭歸根結底確實是人才的競爭和科學技術的競爭。

那麽以上這些優勢也是支撐起美國信用的一部份組成,其實不管美國它怎麽樣,我們的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的實力要強大,那麽各國也專註自己的發展,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走好了。不管美國經濟是衰弱還是強盛,只要別的國家比他快一步做得好一些,那麽美元霸權體系的打破還是指日可待的,甚至說大家可以師夷長技以制夷,大家覺得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