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海洋上方的雷電比陸地上少得多。
·來自海洋的粗鹽粒子能透過弱化雲內對流,減少雷電活動。
大陸和海洋之間的閃電有什麽差異?
人們發現,盡管氣象條件相似,但熱帶海洋上發生閃電的頻率通常要比陸地上少得多。換句話說,雷電在兩區域內分布不均,但人們不清楚導致這種顯著差異的原因。
8月2日23時,線上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海洋飛沫中的鹽或是重要的原因。它能減少海上雷暴的雷電活動,從而導致熱帶海洋上方的雷電水平低於陸地上方的雷電水平。
該研究由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的Daniel Rosenfeld教授、武漢大學測繪遙感資訊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龔威教授和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的朱延年教授等人合作完成。
Daniel Rosenfeld和同事分析了非洲及其鄰近海洋(西經50°至東經50°與南緯20°至北緯20°之間)區域自2013年至2017年的天氣、氣溶膠和雷電活動數據。

2013~2017年閃電密度的全球分布研究人員發現,粗粒子海洋氣溶膠能降低雷電頻率,比如鹽;而細粒子氣溶膠能促進雲起電。來自海洋飛沫的粗鹽粒子能透過弱化雲內對流,減少雷電活動。這些較大的粒子能在雲水上升,並達到過冷卻的必需水平前,就促進暖雨下降。而過冷卻是雲起電的必要步驟。作者認為,該結果有助於我們理解雷電在陸地和海洋上方分布不均的問題及其對氣候的影響。
此前的研究表明,在給定降雨量的情況下,細粒子氣溶膠會顯著增加閃電頻率。
但Daniel Rosenfeld 等人首次發現,半徑超過1微米的粗海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這些研究探究了關於大陸和海洋閃電之間差異的秘密,並有助於理解閃電和氣溶膠-雲-降雨交互作用機制以及它們的氣候效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