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當地時間7月29日刊發題為【美國本有能力應對猴痘疫情】一文。作者表示,美國首次發現猴痘疫情時本應防疫得當,畢竟與新冠病毒不同,猴痘病毒早已存在,針對該病毒的藥物也已研發出來,檢測技術也相對成熟,而且美國政府已有疫苗儲備。所以,美國政府的職責清晰明了,即調動美國的資源用於病重患者。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截圖
文章指出,埃默裏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病毒學家和傳染病醫生博古瑪·卡比森·泰坦吉(Boghuma Kabisen Titanji)曾有過這樣的論述:「如果有一種病毒能夠被遏制住,那麽應該就是猴痘。」 作者指出,此話落地兩個月,全球確診病例已超過2.1萬例,其中美國感染病例占將近25%,在追蹤病例國家中排名第一。作者認為,隨著猴痘疫情地蔓延,抗擊猴痘病毒也越來越困難。
文章指出,多年來,美國政府在抗擊新冠病毒的方面做得一團糟。所以他們在應對猴痘疫情的時候本應認識到自己的缺陷。而美國政府應對猴痘疫情時的不力表現,足以證明美國應對傳染病的能力可能比2020年初更差。
作者表示,猴痘疫情作為美國3年來的第二次傳染病危機,它不僅僅只是一次不幸的失誤,還證明了美國是最善於浪費自身潛力的國家。作者指出,多年來,猴痘疫情的暴發一直都有所警示。幾十年來,中非和西非零星暴發的猴痘疫情清楚地表明這種病毒的危害,如疼痛、衰弱、陣發性發燒和皮疹。多數情況下留有永久性疤痕。甚至,某些菌株的病原體可致死。

圖片來源:路透社
康奈爾大學流行病預防與應對中心主任傑·瓦爾馬(Jay Varma)表示,顯而易見,早在今年5月歐洲暴發猴痘疫情早期的時候,猴痘病毒已經開始蔓延。疫情有急劇擴散的「潛力」。瓦爾馬反復強調,在警鐘敲響之際,美國仍然「反應不足」。
文章指出,5月和6月的猴痘檢測局限於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及其公共衛生實驗室內,而這些實驗室也早已因應對新冠疫情而使用緊張。即使現在檢測範圍擴大到商業實驗室,也難以緩解這一困境。此外,一直缺乏猴痘疫苗的問題也令人十分擔憂。隨著病例激增,美國卻並沒有足夠的疫苗應對,而且,美國目前可能存有大量的病例並未被發現。
作者評價道,美國已經在起跑線上拖了很長時間,甚至連「擴散相對緩慢」的猴痘也抓住機會領先。作者認為,與新冠疫情的不力應對相似,早期檢測和護理的短缺使得美國疫情暴發的範圍難以估計和溝通。缺乏檢測意味著缺乏準確的數位,這可能讓一場淪陷性的流行病看起來像得到了控制。瓦爾馬告訴作者,這加劇了被忽視的迴圈,是美國特別容易陷入的一種模式。
文章指出,美國不同地域在獲得檢測、疫苗和治療方面常見的不平等現象已經開始出現。而猴痘疫情和新冠疫情同時並存的現象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
作者呼籲,為了防止猴痘變成「第二個新冠」,請迅速采取行動以彌補已經失去的時間。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8月4日釋出的最新數據,本次猴痘疫情以來,全球已累計報告猴痘病例約2.68萬例,美國已報告超過7100例,是目前全球確診猴痘病例最多的國家。美國猴痘病例較多的州有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伊利諾州等,這三個州此前已分別宣布進入猴痘疫情緊急狀態。同日,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宣布猴痘疫情為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編譯:王曄 編輯:胡曉珊)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