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36氪先發|覆蓋多病種醫療AI產品,「復星杏脈」完成超億元戰略融資

2022-08-02國際

36氪獲悉,上海杏脈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復星杏脈」)完成超億元的戰略融資,由復星醫藥、國藥中金聯合領投,安亭實業參與跟投。既有股東復星醫藥本次繼續追加投資,同時引入產業資本合作夥伴。

復星杏脈成立於2018年2月,是一家專註於研發、生產、銷售醫療影像及病理人工智慧軟體及數位化解決方案的科創型企業,其產品主要透過使用人工智慧技術分析醫學影像,對疾病進行早期的篩查和診斷,36氪此前曾對其有過詳細報道

目前,復星杏脈已實作「放射、病理、超聲、心臟、呼吸、骨科、神經、甲乳外科」等多科室醫療人工智慧產品布局,產業合作覆蓋海內外500余家醫療機構,如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等。

據行業研究報告預測,中國醫療人工智慧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預計於2030年突破千億元人民幣。隨著精準醫療需求的不斷擴大,對醫生工作效率提出更高要求,這將擴大並加速醫療人工智慧產品的需求,進而推動醫療人工智慧行業及企業的發展。

以復星杏脈自主研發的數位顯微影像分析系統——杏脈鏡靈為例,其由全自動顯微掃描器與人工智慧分析模組組成,構建了「玻片掃描、輔助分析、結構化報告」的一站式病理服務流程。據悉,杏脈鏡靈的數位顯微掃描系統可以實作無人值守,單台裝置支持每天超千張掃描量,在有效大幅提升醫生工作效率(相較傳統人工閱片可提升2-3倍)的基礎上,幫助降低錯檢、漏檢的機率,提升閱片準確性,解決病理醫生短缺問題。

(杏脈鏡靈 PYXIS 人工智慧顯微鏡一體機)

復星全球合夥人、復星杏脈董事長何川女士表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不斷增長。在基礎的治療、診斷之外,慢病管理、疾病預防等成為不可缺少的部份。而醫學影像尤其是人工智慧影像作為了解人類器官、掌握健康數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浪潮中不斷發展。「作為本土人工智慧企業,復星杏脈感受到國家從監管和市場兩個方面對於醫療AI產業的發展給予的支持。未來,復星杏脈將透過持續的數據積累和商業模式的構建,服務醫療機構。 」

在技術及科研套用構建中,復星杏脈一直專註跨學科領域交叉的數據分析套用,現已完成百余項專利,並在LUNA、Cancer Cellularity Challenge、MICCAI-FLARE 等國際大賽中獲得多項冠軍,還獲得多個創新計畫國家級重大課題。 借此,復星杏脈打造了多產品矩陣,透過AI+X模式,覆蓋多病種,實作從臨床診斷、治療方案設計、科室協同、遠端診療、隨訪追蹤整個數智醫療全場景的覆蓋,形成從診到療的多病種整體解決方案,同時能根據需求靈活組合,幫助醫生進行日常診療工作。

「AI+X」模式覆蓋智慧醫療全場景

同時,復星杏脈也在完善分級診療的核心場景服務能力,如早篩、遠端診療、精準醫療等,透過獨樹「AI+X」產品形態,推動遠端診療體系建設,助力中國分級診療與精準醫療解決方案的落地。

據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先生介紹,復星杏脈是復星醫藥自我孵化的第一個醫療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台,本次對復星杏脈的繼續投入,表明復星醫藥對醫療人工智慧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持續看好。談及後續發展,本次投資方國藥中金總經理李可先生表示:影像和病理數據是疾病診斷治療和健康管理的基石,中國面臨影像和病理科醫生短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AI套用在影像和病理的輔助診斷以提高效率,賦能基層醫院將勢在必行。復星杏脈的產品已在多科室、多病種上得到了實際驗證與良好反饋,並率先探索出SaaS模式靈活落地套用,在服務醫生、患者和實作地區醫療資源協同等方面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