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如何看待專家稱「佩洛西竄訪台灣,是美國政治智慧衰落的象征」,「即使台海爆發沖美國也沒勝算」?

2022-08-06國際

這次大陸環台灣演習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除了G7國家象征性的發了一個聯合聲明、被王毅外長批就是一張廢紙外,沒有其他國家跳出來站隊美國、為台灣發聲。現在已經是演習開始的第三天了,連美國自己也沒有任何要保護台灣的意思。

如果對比俄烏沖突中俄羅斯所「享受」到的國際關註和被廣泛制裁的待遇,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在俄烏沖突中,可以說大部份西方已開發國家都一水兒站隊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各種制裁,沒有絲毫的顧忌。中俄受到的區別對待,至少說明了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國際社會對誰挑起來的沖突很清楚

盡管美國和台灣一再聲明訪台是佩洛西的自由,美國政府無權幹涉,但國際社會對這件事看法門兒清,誰是肇事者各國政府都無比清楚。中美兩國近幾年沖突加劇,兩方都得罪不起,因此冷眼旁觀就成了他們最佳的選擇。

第二、中國和國際社會的繫結更加深入

俄羅斯作為一個能源大國,向世界輸出各種自然資源,俄羅斯的資源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可替代性比較高。雖然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較大,但還沒有到沒俄羅斯就活不下去(至少在冬天之前沒有到 )的地步。所以歐洲國家敢於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

而中國則明顯不同。首先中國國內有很多外國的投資,中國受到制裁,會直接傳導到這些外國資本身上;其次中國擁有世界最大的工業產能 ,作為世界工廠為世界提供各種日用消費品 ,如果和中國不搞好關系,很可能自己國家百姓的生活都受到巨大沖擊。

有人說台灣問題是內政,俄羅斯和烏克蘭是國際沖突,不能類比。如果這麽想,那說明你是站在中華民族大義的角度上,我給你點個贊 。但需要知道我們面對的是實行叢林法則的國際社會,我們必須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雖然很多國家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這個承認是基於中國的 國際實力、而不是國際道義的承認。

打著打著把內戰打成外戰的國家多的是,比如前南斯拉夫。為什麽我們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是國際社會多有道義,而是我們拳頭大、經濟和國際社會繫結深入,所以他們不敢造次。不能用革命浪漫主義去想他們對中國的支持。

如果我們再深入一些,就會發現除了上述因素外,各個國家對中俄區別對待,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美國全球影響力的下降。美國全球影響力的下降,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美國國際信用的衰退

自從2003年美國利用洗衣粉作為化學武器的證據入侵伊拉克起,美國的國際信用一直在衰退。近些年美國為了拯救自己的經濟,濫發美元、向全球輸出通脹,更加進一步地打擊了美國的國際信用。基於國際信用的衰退,美國的政治影響力也在進一步地衰退,特別是川普上台後撕毀了一系列美國簽署的國際條約,越來越多國家選擇和美國保持一定距離。

第二、美國政治智慧的衰退

政治是一門很復雜的學科,而政治智慧則是政治學科的皇冠上的明珠。什麽是政治智慧?新中國建國時不收復香港,而是把香港變成了新中國和西方國家溝通的橋梁,就是政治智慧;8.23炮戰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就是政治智慧;70年代和美國修復關系共抗蘇聯,就是政治智慧。

政治智慧就是以更加宏觀、更加長遠的目光去看待世界發展的智慧。作出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時,雖然在當下短時間內,可能受到更大的沖擊,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來,這個決策是有利、經得起考驗的,這才是政治智慧應有的形態。

長久以來,美國一向是擁有政治智慧的。上世紀七十年代突然轉向中國拋棄蔣介石代表的台灣當局,這就是當時美國的政治智慧。用星際大戰計劃進行戰略欺騙、最終拖垮蘇聯,也是美國的政治智慧。這些決策對世界局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美國的軟硬實力一度達到了世界之巔。

但是站到了世界的頂峰後,美國的自信心也開始膨脹得無以復加,認為老子就是世界第一,想幹啥就幹啥沒有其它國家能攔住我,於是開始了自我放飛的過程。自此,美國的政治智慧也開始緩慢衰退。

從上世紀80年代美國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定開始,可以說是美國政治智慧衰退的轉折點。作為當時當之無愧的大哥,竟然拿自己的小弟開刀,透過政治手段直接壓迫日元升值。當一個大哥開始對小弟下手時,手下的其它小弟都是會有想法的。

之後則是在歐元推出後,透過在歐洲引發沖突,忽悠歐洲盟友一塊參與所謂的 「反恐」,造成歐元一再下跌,歐洲經濟自此開始疲軟,歐元無法再與美元進行強有力的競爭。如果說日本是頭鐵的小弟,那麽歐洲就是美國的親戚,對小弟和親戚都敢於下手,而不是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可見美國的政治智慧在21世紀頭十年已經不復當年。

除了對外搞各種意識形態輸出,美國國內的新自由派也在不斷放飛自我。21世紀起,各種各樣的思潮,包括極端的宗教自由、LGBT運動、越來越寬松的槍支管控等等,不斷沖擊美國從歐洲繼承的老派的價值觀。最終這些極端自由的思潮,形成了美國畸形的「政治正確」。

在「政治正確」的框架下,一切都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受到選舉政治的影響,政治家不敢得罪選民,讓「政治正確」在美國廣泛地生根發芽。

如果這種極端的「政治正確」在美國形成了氣候,那麽必然與政治智慧是存在沖突的。因為「政治正確」是一種簡單二分法,過於註重各種活動的表象、沒有復雜的內涵、缺乏邏輯性,必然是與要求擁有宏觀的、長遠的、自洽的政治智慧相沖突。

如果擁槍是政治正確,隨著槍支的泛濫,美國必然惡性犯罪會逐漸高企對民眾生活造成惡劣的沖擊。而為了擁槍的選民,政客很難於在擁槍這個問題上發出理性的聲音、哪怕發出了聲音也很難於進行實踐。

如果對中國強硬是政治正確,那麽一旦敢於發出不同的聲音,就會被美國的主流選民所拋棄。盡管知道與中國合作才能夠實作雙贏,但一想到選票就很少有政客敢於發出正確理性的聲音。相反,像佩洛西這樣竄訪作秀反而能得到更多選票,那麽政客就只有在這一條路上跑到黑,又何談政治智慧?

美國的「政治正確」寄生於美國的極端自由主義的思想,而這種極端自由主義思想又是由資本主義社會長期發展所衍生出來的。

美國的資本主義從產業資本發展到金融資本,攫取利益的時間大大縮短、攫取利益的數量大大增加,而金融資本在全球擴張就要求極端自由的資本流動、國家最好對資本不要有任何的管控措施。

經濟結構決定政治上層建築,金融資本對美國的影響就是極端自由主義思潮的泛濫,正是極端自由主義思潮的泛濫造成了唯我獨尊的「政治正確」。

所以從深層次來說,隨著金融資本吞噬美國,美國的政治智慧也被極端自由主義所綁架,逐漸萎靡衰落。如果美國的金融資本得不到有效抑制,那麽美國的政治智慧也將逐漸消失殆盡。

為什麽美國在台海沖突中沒有勝算

也正是因為金融資本對極端自由化的追求,讓美國在台海沖突中沒有任何勝算。

前面我們說過,金融資本追求的是各國開放資本管制、讓資本快速流動,這樣金融資本就可以在各個國家之間進行快速的金融操作和收割,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由索羅斯這樣的對沖基金大鱷一手策劃的,泰國承受不住壓力最終開放了泰銖對美元匯率的自由浮動,索羅斯們可以在短短的幾天內攫取數以十億計的暴利,

如果一旦台海發生沖突,首先大陸不是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經濟活動不甚緊密。中國大陸和西方世界的經濟繫結可以說是深入骨髓的,一旦在經濟上進行互相制裁,就是兩敗俱傷、甚至粉身碎骨的 情況。在這種完全可以預計的極端負面情況沖擊下,金融資本會進行自我限制,不敢在台灣海峽有任何大的動作。

在台海沖突的情況下,獲利最大的是軍工產業資本,而對於其它產業資本以及金融資本,都是巨大的利空。

軍工復合體是舊時美國資本主義的頂梁柱,而到21世紀後,金融資本開始逐漸替代產業資本、代表美國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

有人會以為馬斯克是產業資本的代表,但他和Facebook的祖克柏一樣,其實是互聯網金融資本的代表。馬斯克並不是靠SpaceX發射火箭、賣特斯拉汽車賺錢,這兩個至今還是虧本的買賣,而是靠這些產業所積累下的巨大名聲和影響力,炒作一個新概念,最後透過金融操作攫取巨額的利潤。

馬斯克的特斯拉電動車的故事必須靠中國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的產能才能支撐,你認為特斯拉這樣的金融資本的代表願意因為支持台灣、而和中國大陸發生沖突麽?

就在昨天,我們對佩洛西個人及其家屬實施了制裁,這種制裁是長臂管轄的,和佩洛西及其家屬有往來的公司,就不要想著再從中國大陸這裏賺錢。這樣的長臂管轄措施直接作用於佩洛西背後的資本勢力,可以說是一種精確的、點穴式的金融武器。被資本拋棄的佩洛西,根本無力掀起更大的波瀾。

美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制造業外流造成的廣大美國人民失業,從而使他們遷怒於中國廉價產品搶占美國市場造成美國人失業的矛盾。而美國人民失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中國產品搶占市場、美國本土企業無法競爭、非法移民搶占工作機會等等。

但最根本的原因則是金融資本排擠產業資本,同時極端自由主義讓工會勢力畸形發展不斷地非理性提高薪資待遇標準,產業資本只能透過國外設廠降低生產成本來維持發展,最終造成美國人民失業的問題。問題並不是出在中國身上,而是出在了金融資本的無序擴張,這也是為什麽在2011年會出現「占領華爾街」運動。

而制造業外流又讓美國形成了去工業化的浪潮。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支撐起全世界對抗法西斯的,除了堅強的意誌,最主要的就是美國在短時間內爆發出的工業產能、以及這些工業產能所生產的各種支援盟國的堅船利炮。

而如今,全美國只有一家亨廷頓·英格爾斯造船廠可以建造和大修航母,牛逼轟轟的DDG1000驅逐艦造了三艘爆出各種可靠性問題、成本居高不下後只能停建,F-35隱身戰機也爆出各種問題最近不得不停飛檢查……這樣的工業實力如何在戰場上和現在的世界工廠中國比拼?

第一金融資本不願意和中國發生沖突,第二工業產能已經空心化很久沒有快速爆兵的工業實力,美國在今後可能到來的最終的台海沖突中,拿什麽和中國抗衡?

說到這裏肯定又有朋友跳出來說初哥吹牛逼,美國並沒有向你想象那樣的衰落,依然有很強大的潛力。當然我們不能夠輕敵,但是從宏觀趨勢來說,美國的衰落是實實在在的。

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敢把卡爾文森和尼米茲兩個航母戰鬥群調到台灣海峽兩頭,還能安排40多艘戰艦穿越台灣海峽,但到了今年除了雷根號放在南海晃悠外,只能出動點偵察機做做樣子了,連戰鬥機都不敢飛來一架。26年間我們和美國軍事實力的差距、美國協防台灣的意誌縮小了多少可見一斑。

說到最後,我們的政治智慧就是看透美國的衰落,把握住、甚至是主動創造改變台海局勢的機會,以實作最終的統一台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

更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