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全球數商大會11月25日在滬開幕。 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俞凱 攝11月25日在滬開幕的2022全球數商大會,讓「數商」這個群體再次成為廣受關註的焦點。目前中國有多少「數商」?在地域分布上又有哪些特點?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教授黃麗華在大會開幕式主論壇上發表【新要素、新市場、新數商】主旨演講時,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解答。她說,目前,已有一批數商將為要素市場的發展提供服務,從研究數據分析,全國潛在數商數量大約在192萬家。
黃麗華說,本研究報告的樣本收集時間點為2022年11月,所有數據由數庫科技公司提供,得到可分析的數商企業樣本數量為1920525家,其中上市企業有1668家,數商企業數量復合年均增長率為21.7%。
按照數商型別、企業數量和占比進行分類比較來看,全國192萬家潛在數商中,數據咨詢服務商666052家、占比34.68%;數據資源整合商411155家、占比21.41%;數據分析技術服務商275180家、占比14.33%;數據基礎設施提供商 137621家、占比7.17%;數據加工處理服務商121598家、占比6.33%;數據安全服務商105063家、占比5.47%;數據產品供應商98065家、占比5.11%;數據資產評估服務商65975家、占比3.44%;數據合規評估服務商21704家、占比1.13%;數據品質評估商7371家、占比0.38%;數據人才培訓服務商4692家、占比0.24%;數據交易經紀服務商4649家、占比0.24%;數據交易仲裁服務商1311家、占比0.07%;數據交付服務商76家、占比0%(占比0,可以忽略不計);數據治理服務商13家、占比0%(占比0,可以忽略不計)。

黃麗華發表【新要素、新市場、新數商】主旨演講。黃麗華指出,全國數商活躍於四大經濟區域,處於不平衡態勢。具體來看,中國數商產業集中於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和川渝地區,四大區域合計占比達到56.8%。近幾年,長三角區域數商企業數量擴張速度最快;各類數商中,長三角和粵港澳地區的數商產業的成長性更被資本市場看好;京津冀地區數商企業的平均融資額度最高,長三角、川渝地區、粵港澳地區分列第2、3、4位元。
黃麗華在演講中建議,鼓勵政務數據、央企、國企積極授權營運,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的數據產品。大力培育數據交付服務商、數據治理服務商以及各類與數據交易有關的評估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