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國際

相親記②|交友「流水線上」的都市男女

2022-08-04國際

周寰設計【編者按】相親,是一種「古早」的脫單方式。

流傳至今,它滋生出多元化的接觸渠道,你可以去傳統的婚姻介紹所,或者下載形形色色的相親軟體,抑或參加家長親友安排的相親局。如此種種,邂逅愛情變得簡單了嗎?我們不禁會問,當我們在談論相親時,我們在談論什麽?

今天,澎湃新聞上線七夕特輯,聚焦不同的尋愛方式,觀察過程中的感性與理性、克制與沖動、膽怯與堅定。

「認真交友優質多元」、「嚴格稽核真實可靠」、「985圈子都在用的相親平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標簽出現線上上相親平台上。

尤其是一些主打高學歷相親的平台紛紛登場。當學歷、職業成為篩選潛在物件的明確標準,年輕的都市男女否能獲得更高效的愛情?

名校畢業生在相親平台被冷遇?

985高校研究生畢業,月收入遙遙領先,家世也較為不錯,卻在相親平台頻頻遭遇冷遇?

聽到好友吐槽,程凡反而對這個主打「認真交朋友」的社交軟體燃起好奇心,上海疫情封控在家的兩個月,這位28歲的「金融男」第一次嘗試了「線上相親」,所謂的「高效」卻令他有些疑惑。

主打「認真交朋友」的社交平台開啟小程式,進行實名註冊,填寫完所有的簡歷資訊,進行性格測試,再加上幾張日常照片,程凡就成為了這個平台的一個使用者,也就是資源池中的一些數據。「作為免費使用者,平台每天會給你推播21個女生的資訊,點勾表示申請匹配,點叉表示拒絕匹配,如果付費的話可以享受一些特權。」程凡介紹,例如可以刷到更多的女生資訊,或是向女生提出匹配申請的時候,可以讓對方優先看到你。

每天開啟軟體,用手指劃過21張臉龐,翻越21份簡歷,很快程凡感受到了一種麻木,每個人似乎看起來大同小異,也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隨之而來的,還有挫敗感。程凡介紹,能夠和比較多女生匹配成功的,或者獲得產出。

程凡由此感到費解,如果資訊是真實的,這樣的人按理說在現實世界中會很受歡迎,不缺異性資源,為何還會線上上尋求相親,造成資源的進一步傾斜?

平台放在推薦照片上的資訊,非常明確地寫著畢業院校。手持985高校研究生學歷,目前是金融行業從業者,程凡仍然受圈子限制,結識異性的機會相對有限。他對另一半最看重的是顏值、學歷以及家鄉,期待著找一個老家相隔不遠的伴侶。在程凡看來,自己使用的社交軟體,首頁推薦照片上明確寫著工作行業以及畢業院校,更便於篩選,而且他也在刷推薦女生的過程中,發現了五、六個原本就認識的同行或學姐。

但或許是因為填寫的簡歷過於簡單,提供的照片也很生活化,「可能不太會自拍。」程凡發現,盡管每天有那麽多推薦,真正能匹配成功的並不多,匹配成功後進入了更難的一步,陌生人之間的溝通。

對於如何和陌生人找話題,程凡並不嫻熟,因而他通常更樂意匹配校友或是老鄉,好歹能有些共同經歷便於分享,「用了這個軟體之後,我才發現聊天技巧至關重要,能夠快速地吸引一個人,可能非常需要幽默感。」

此外,程凡也坦言,好看的姑娘大家都喜歡,那就可能出現匹配多人的情況,有的時候還要排隊等著別人有空和你聊天,「和我說完一句,趕緊還要回別人一句,能感覺到聊得斷斷續續。」

兩個多月的封控生活裏,程凡和一位姑娘透過這個平台加上了微信,然而也停留在了微信,並沒有線下接觸,「這個姑娘本身是金融行業的銷售,所以工作上也比較有話說,加上微信之後就成為了分享資訊的同行。」

疫情解封後,程凡回歸了線下平常的生活,也逐漸淡出了對線上交友軟體的使用。在他看來,還是線下親人朋友介紹的相親更適合他,能夠見到面,產生真實的交流,也或許更為高效。

「這種線上的相親,或許能夠提供給交友圈比較狹窄,需求比較急迫的人一個更為廣闊的平台。」程凡也表示,或許是自己對於脫單成家的想法也並不十分緊急,因而沒有投入地去使用好這個平台。

浩瀚資料庫裏的匹配成功率如何

同為90後,關渭對於線上相親平台的使用,延伸到了線下。

2020年,關渭較為迫切地想要尋覓另一半,因而在朋友的推薦下,使用了兩個名校學子創業的相親平台。

相親微信公眾號介紹的線下活動在某平台旗下的相親公眾號上,關渭註意到了「心動交友派對」這一活動,交了100元左右的報名費,他開始了一場「冒險」。主辦方包下了一個餐廳,將60多名參與者分為10桌,每桌有8到10分鐘的溝通時間,時間一到主持人將引導男生換桌,開始新一輪的互動,用最短時間認識全場異性,最後統計男女嘉賓之間的互選結果,並公布成功配對的「cp」。

關渭回憶,活動前主辦方會提供一張全體嘉賓的基本資訊表,包括姓名、年齡、學歷和職業,節約溝通時自我介紹的時間。

然而,10分鐘一桌人的交流,與其中較為心動的異性嘉賓最多也就能擁有5分鐘的談話,連自我介紹或許都顯得局促,關渭說基本上只能給彼此留下一個淺顯的第一印象,然後就被移到了另一桌。

在這些快速的流程裏,關渭遇上了自己的熟人、同行或是校友,兩兩相對難免尷尬又有些好笑。

長達三個小時的活動結束後,關渭並沒有成功匹配上,短暫的交談並沒有讓他與哪位姑娘產生傾向性的連結。他回憶起那60人裏,被主辦方宣布匹配成功的,一共也只有兩對,機率並不高。

另據該平台釋出的數據報告,截至2022年4月,平台男女使用者比例為約為41:59。對比2020年的男女比例47:53,女生占比小幅上升,不過總體來說,這一比例在過去七年相對穩定。

為什麽會覺得相親局裏「女多男少」?該數據報告解釋,因為高學歷優秀女性人數眾多,但年齡、社會輿論等不可抗因素又會讓女生的焦慮感和緊迫感更強,從而采取更為積極的相親方式。

另一個相親公眾號對於關渭而言,提供的資訊更為全面,一般在發帖中能夠了解到異性的家境、成長環境、興趣愛好等資訊。關渭介紹,通常能夠在公眾號平台掛牌進行自我推廣的,必須透過平台的稽核,實際驗證的資訊也較為準確。

如今,關渭已然成婚,也即將和妻子搬入新房。

有趣的是,盡管嘗試了一些線上平台,最終關渭還是在朋友介紹下認識了老婆,依舊是透過傳統的方式走入了婚姻。

「線上平台或許能夠提供更為廣闊的選擇範圍,可以認識更多人,然而在浩瀚的資料庫中匹配成功的機率也隨之降低。」在關渭看來,傳統的相親盡管只能一對一進行,但是在朋友親人的把關下,雙方彼此的契合度更高,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或許更大。

目前關渭還保留著對相親微信公眾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