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直以來,美方都穩坐世界強國的寶座,不論是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鮮有國家能與之相互抗衡,因此美方也成為了無數人向往的國度。而中國雖然厚積薄發,透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體,但在很多方面與之依舊存在著差距。
在中國發展的這幾十年時間裏,國內就曾出現過多次的「移民潮」,很多富豪都喜歡移民海外國家,而美放自然是移民的首選。不過,如今「移民潮」的熱度似乎在不斷地退散。如今網上有人討論,我國GDP超美不遠了?「撤美」或成常態,多位富豪放棄美方綠卡。

眾所周知,美方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其完善的移民制度吸引了很多國外的富豪。也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市場體量大,發展前景廣闊,因此很多富豪都願意到美方去發展。此外,美方對於移民而來的富豪給予了豐厚的政策支持,給予大量的資金補貼幫助這些外來的移民富豪發展他們的事業。
其次,美方的稅率要比中國低很多,中國著名的企業家「玻璃大王」曹德旺就曾說過:在中國,你的工廠每年收益為100萬元,那麽你就需要繳納58萬元的稅款,但是如果在美放,你只需要繳納48萬元的稅款。

由此可見美國的稅率要比中國低不少,而低稅率對於商人而言是十分有吸重力的,因此很多商人都選擇移民到美國去發展。同時,美國的教育資源要比中國更加優秀,就算不是去美國做生意,很多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也希望能夠把孩子送到美國去讀書,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那樣未來不管是留在美國發展也好,回到國內發展也罷,發展的起步點也會更高一點。
隨著「移民潮」的愈演愈烈,不少國內的富豪也跑到了美國去尋求發展,比如 SOHO集團的潘石屹、富士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和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都紛紛移民美國,申請到了美國綠卡。

不過,也有不少富豪依舊不忘初心,選擇回國發展,比如曹德旺,曹德旺作為一個資深的商人,自然清楚美國低稅率能夠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但依舊選擇放棄美國綠卡,回到國家發展。除了曹德旺之外,還有一個富豪選擇回到國內發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開復。
在1972年,李開復奔赴美國留學,並且在美國完成了學業,參加了工作。1990年的時候,李開復進入蘋果公司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李開復成為了蘋果公司的副主席。此後,李開復在美國的多家互聯網巨頭企業都任職過高層職務,在微軟任職期間還在中國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

那時候,李開復在美國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多年的高層任職經歷讓他積攢了大量的人脈,地位和財富也在不斷地增長。但是,由於美國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來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使得李開復極為不滿,於是在2009年的時候,李開復辭掉了自己谷歌副總裁的職位,帶著一顆愛國之心與妻子和孩子一同回國創業。
與此同時,李開復還放棄了自己的美國綠卡,從美國撤出了所有的資金,並用這些資金在中國創立了創意工廠,幫助國內的有識之士完成其創業計劃,開創了中國創業的新時代。

而李開復的歸國行動也給美國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此次將直接或者間接損失一千三百億美元。很多人都不大理解李開復的做法,但李開復表示他只是希望能夠為國內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引導企業家的舞台,為我國的投資界做出貢獻。
如今,在歸國浪潮的影響下,有不少企業家都選擇了回國發展,而他們不僅撤出了在美國的資金,同時也帶回了很多先進的技術。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的時候,中國向美國投入了460億美元,占美國對外資金總量的1/3。

然而,自那以後,我們在美國的投入資金每年都在不斷下降,對美國的經濟也是造成了不小的打擊。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相較於以前已經有了質的變化,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在今年上半年的GDP總值為56264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5%。
結語
有機構預測中國可能在二零二七年的時候就能超過美方成為世界第一的經濟體。許多在國外發展的企業家在目睹了中國的變化與發展後,紛紛決定回國發展,為中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